六九五十四,乘涼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夜眠尋被單;
八九七十二,單被添夾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p>
“我得家鄉(xiāng)唱的又不同了!我隔壁大娘她們唱的是這樣的!
一九至二九,扇子不離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
四九三十六,汗?jié)褚路?;五九四十五,樹頭清風(fēng)舞;
六九五十四,乘涼莫太遲;七九六十三,夜眠要蓋單;
八九七十二,思量蓋夾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
眾人吃得熱鬧開心,燒酒雞與姜母鴨湯喝多的花娘還跳起了舞。
云璃見著眼前這番歡樂景象,內(nèi)心憂愁也漸漸散去,臉上掛著笑。
“行了行了!你們可別忘了吃冬圓!記住,可得吃雙數(shù),萬萬不可食單數(shù)!不然可就不圓滿了!”
紅袖的聲音從臺上傳開,眾人這才笑鬧著紛紛去舀湯圓。
殷萍從歙縣到泮城多年來,因著多是與高門內(nèi)的下人同慶,也難以感受到真正的開心。
那些個戶院內(nèi)縱使逢年過節(jié)給了下人封紅,這般同吃同樂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更何況,有一碗兩顆的冬至福圓就已是主家給予的天大恩惠似的,哪有機(jī)會還能見到其他肉類冬令進(jìn)補(bǔ)?
殷萍自是開心享受的。
她舀了兩粒湯圓進(jìn)碗里,大口一咬,卻又趕緊吐了出來。
“燙燙燙燙燙燙...好燙!這里頭...這里頭居然有包餡兒?。?!”
那碗中湯圓隨著她一咬,一顆湯圓露出了黑色濃稠湯汁。
“咱們添香閣可沒那么苛待人,湯圓里頭沒包東西怎么行?”
同桌一開始搭話的花娘輕輕一笑。
“一般這種湯團(tuán)子...不是純粹只有粉團(tuán)兒嗎?”
“還是有不少地區(qū)的湯圓也會包餡兒的?!?/p>
云璃笑看著殷萍。
“元宵節(jié)的元宵,也是有包餡兒的,不過是慢慢篩滾出來,但服侍主家的下人,也不一定會吃到包餡兒的元宵?!?/p>
“原來是這樣...”
殷萍又拾起碗,再次吃下那顆被咬了一口的芝麻湯圓,又吃了另一顆,發(fā)現(xiàn)是赤豆沙餡。
“云璃,你的是什么啊?”
云璃用匙子輕輕戳了戳她碗里的兩顆,一顆流出了淡淡褐色湯汁、另一顆則是...掉出了顆金豆子。
殷萍眨了眨眼,叫出了聲,沒預(yù)想到會是這樣狀況的云璃也呆愣住了。
“啊啊啊!怎么還有金豆子?!”
殷萍這么一喊,同桌的花娘也眼睛一亮,接連向云璃祝賀。
“恭喜恭喜呀!”
“今年的好運(yùn),落到了個丫頭身上!”
“我們坐同桌,也能沾沾運(yùn)氣?!?/p>
云璃從碗里挑出那金豆走向了紅袖。
“紅袖姐,這個...”
“你就拿著吧!添香閣內(nèi)誰不知你?大伙兒不會介意的?!?/p>
“但這應(yīng)是...”
“這種東西可是小玩意兒,只是添添喜氣、圖個吉利的東西罷了。你才是,玩得開心了,可別忘了等等梳妝打扮與我同去育女苑。”
“嗯,我記得的?!?/p>
“你可得幫我好好瞧瞧,有沒有我沒看上的漏網(wǎng)之魚。”
云璃笑著搖了搖頭。
“紅袖姐得眼光可毒辣的狠,我去也僅僅只是陪襯?!?/p>
只是這一會兒的功夫,殷萍與同桌那幾位花娘已是熟捻了起來,大伙兒聊的有聲有色的。
云璃看著,想了想還是打算先回房做些準(zhǔn)備。
于是她再走到席間,向殷萍小聲說了幾句便回了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