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周婉瑩遲遲沒有回應(yīng),上官燕到是奇怪。
她與蘇家的婚約,除她自己極為不喜外,最反對的便是周婉瑩。
在上官燕印象中,為了丞相府與蘇家的這紙婚約,周婉瑩與上官均起了不少口角、鬧了好幾回合。
身為母親為自己兒女找個好前程、有骨氣、有背景、有家世的丈夫固然重要,但也少有敢這么明目張膽與自己丈夫鬧騰的。
周婉瑩是少見如此大膽的女性。
上官燕在耳濡目染之下,性子自是隨了周婉瑩,但即便如此,上官燕更多的還是懂得看人眼色、思慮籌畫、步步為營。
上官燕無疑美艷嬌麗、媚色綽約。
四歲,能歌善舞、彈琴作畫。
五歲,寫一手好字,被上官均大大表揚(yáng)。
七歲,一支替皇后獻(xiàn)壽的花舞,博得皇室好感,并被囑咐來年為皇帝祝壽表演。
八歲,皇帝壽宴上,一支進(jìn)獻(xiàn)舞、一幅賀壽圖,使她獲封獲英第一才女之名,頓時聲名大噪。
九歲起至今,連年都是藝斗中女性拔得頭籌者。
不僅有樣貌、有學(xué)問、有家世、有才氣、更還有個身為茗妃的姑姑,上官燕無疑是落英國內(nèi)最受注目的貴女。
雖最為受到歡迎與注目,但上官燕始終看不上其他男子,心心念念只有四皇子。
七歲那年,上官燕在初入宮時,看見了大皇子與四皇子在亭中品茶下棋,便默默對風(fēng)姿綽約、溫文儒雅的四皇子起了愛慕之心。
八歲那年,在皇帝壽宴上表演完畢后,文質(zhì)彬彬、風(fēng)度翩翩的四皇子,謙恭有禮的對著她一笑,她便知道,自己真的愛上了四皇子。
后來幾年,因著姑姑茗妃的關(guān)系,她也頻繁進(jìn)出宮中,卻始終沒有再見過四皇子。
在一次入宮的機(jī)緣巧合下,上官燕暗地聽聞四皇子在桐飔城。
不巧,身為丞相的上官均也因背負(fù)皇帝所托,須前往桐飔城處理一樁事件,上官燕這才大著膽子,請求上官均讓其母女同行。
起初上官均是不愿的,但在周婉瑩的強(qiáng)硬之下,上官均才冷著臉應(yīng)下。
于是,上官燕與周婉瑩計(jì)劃好,在與上官均游桐飔城時,刻意制造與四皇子巧遇、邀約一同游玩之機(jī)、并布置好刺客,在刺客集中向四皇子攻擊時,見機(jī)為四皇子擋下一劍。
如此,按常理而言,上官燕因救四皇子、背部留傷,此為大功一件,不僅能贏得四皇子關(guān)注、更是有機(jī)會嫁入皇家。
果不其然,皇帝不僅派人送來不少賞賜、四皇子與丞相府來往也急遽密切頻繁,但大多是安排人送來補(bǔ)品、傷藥以及謝禮、甚至還安排了御醫(yī)專門照料,卻對親事相關(guān)閉口不談。
上官燕無法,只好暗中命人造謠,因替四皇子擋了刺客一劍,四皇子頻繁出入丞相府、或多或少與之親事相關(guān)。
卻不想,謠言才起沒多久,便曝出了丞相府與蘇家有婚約之事。
本想與上官燕說親的人家是數(shù)不勝數(shù)、在與四皇子有所相關(guān)的流言傳出后、想說親的數(shù)量便減了不少,而丞相府與蘇家婚約這回一曝出來,動靜鬧得太大,原先在親事上的炙手可熱、瞬間變的門可羅雀。
這使得上官燕急如熱鍋上的螞蟻,真正為自己的婚事焦急起來。
這說親的人家中,也有不少家世良好、人品性格也出挑的,隨意一比那可都優(yōu)于蘇家好上不少,拒了這么多門親,若還是只能嫁進(jìn)蘇家,她可心有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