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順其自然
韶光易過, 轉(zhuǎn)眼四月已經(jīng)悄然而去,今科殿試的榜單也張貼出來了。
晏星河在會試中考了會元, 殿試雖然未能取得頭名狀元, 但也被仁宣帝親 自欽點為今科探花,當(dāng)時就授予了翰林院編修的官職。
隨后打馬游街,瓊林宴過后兩天, 便入翰林院報到。
前期晏星河一直借住在京中的一所寺廟中, 現(xiàn)如今既然中了探花,得了官職,自然不能再借住在寺廟中了。
晏家在京城中并無房產(chǎn), 且祖上雖然豐饒,現(xiàn)如今家境已經(jīng)落敗, 是肯定沒能力在京城中置辦家產(chǎn)的。
林清瑤去找了晏星河,勸說他到淮安侯府居住, 但晏星河也是不肯的。
他自有他的驕傲。
林清瑤想了想, 便叫他去她家住著。
自家的那處宅子也是不小的,現(xiàn)在只有吳媽一家住著,好些房子都是空的。
晏星河原還不肯, 但架不住林清瑤一直勸說,便也罷了。
林清瑤還叫他寫信回?zé)o錫老家,將舅母和兩位表妹接到京城來。
現(xiàn)如今晏星河已在京城為官,想必也沒有時間回去的,讓他們母子,兄妹一直分離總歸不好。而自家的那處宅子空著也是空著, 近幾年林星承是肯定不會回去住的,倒不如讓舅母一家人住了。
而且,親戚都同在京城,彼此也好有個照應(yīng)。
晏星河想得一想,便依言寫了一封信,要托人帶回去。
魏城知道這件事,便說舅母母女三個都是女人,上京路上若遇到歹人也沒有自保的能力。與其托人帶信回去,倒不如他遣兩個侍衛(wèi)拿著信去無錫,再將舅母母女三個人護送到京城的好。
林清瑤覺得這樣甚好,就去同晏星河說了這話。
晏星河也足感魏城的這片好意,待他的態(tài)度較以往緩和了不少。
他原就是個做事極溫和穩(wěn)重的人,進了翰林院之后與一眾同僚也相處的很好。
唯獨謝蘊除外。
當(dāng)初林清瑤和謝蘊訂婚,他也見過謝蘊。
彼時他雖然也心悅林清瑤,但無奈林清瑤心悅的人卻是謝蘊。
當(dāng)時他看著謝蘊雖然為人冷清了些,但是個才學(xué)很高,相貌也生的極俊雅的人,就覺得謝蘊同林清瑤也算是郎才女貌,心里也唯有祝福。自始至終從來沒有對林清瑤說起過他自己的一番心意。
但是晏星河萬萬沒有想到,謝家竟然會在林清瑤家道中落之后退親。
這件事讓晏星河覺得謝蘊這個人的人品不行,所以即便兩個人現(xiàn)在同在翰林院,但日常晏星河也從不與謝蘊親近。甚至若非公務(wù)上面必要的交流,私下晏星河是絕不會同謝蘊說一句話的。
瞧不上這種人品不行的人。
不過這一日晏星河照常來到翰林院,卻沒有看到謝蘊。
隨后又聽到一眾同僚議論,說是謝蘊不知怎么得到張相的器重,高升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吏部郎中了。
吏部郎中雖然只是個五品的官,但是謝蘊從庶起士轉(zhuǎn)為六品的翰林院編修不久,官職立刻又升了一級,可謂是很快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是張相看重的人,年紀又輕,往后的前途肯定不可限量。
晏星河進入仕途雖然還不到一個月,但也知道張相跟魏城不大對付。
在晏星河看來,魏城是個很低調(diào)的人,壓根就沒有什么野心。但有句話說的對,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魏城現(xiàn)在畢竟是樞密使,總歸會有些心思不純的人暗中將他列為眼中刺的。
于是散值之后晏星河特地去了一趟淮安侯府見魏城,告知他這件事。
不過這件事昨日魏城就已經(jīng)知道了。不過即便如此,對于晏星河特地過來告知他這件事他還是心存感激的。
留晏星河用了晚膳,遣了兩個侍衛(wèi)送晏星河回去,魏城又忙了一會兒公務(wù),這才起身回裕園。
已經(jīng)過了小暑節(jié)氣,天氣日漸的熱了起來。
等魏城回到裕園,就看到林清瑤正站在院子里,彎腰低頭看一盆茉莉花。
她穿一件水碧色的衫子,底下是白紗挑線裙子。應(yīng)該剛洗過頭發(fā)不久,一頭鴉羽似的秀發(fā)披散在肩后,在廊下燈籠照過來的燭光中閃著緞子似的光澤。
聽到腳步聲,林清瑤側(cè)頭望過來。
一見是魏城,她就直起身,笑道:“喔,你回來了?”
魏秀菱前些日子生了一個男孩子,現(xiàn)在還在坐月子,林清瑤在家無事的時候就會過去看看她跟孩子。今日因著魏秀菱留她用了晚飯,所以剛剛回來沒多久。
回來的時候聽侍衛(wèi)說今兒有客來訪,侯爺正在外書房同那位來客一同用晚飯,林清瑤就直接回裕園了。
她對于魏城官場上的事是很少過問的。一來她覺得魏城肯定都能處理好,二來她在這上面也確實不懂。
不過這會兒看到魏城回來,她還是笑著問了一句:“今兒來的是什么人,你竟然會跟他一起用晚膳?”
因為她知道魏城是鮮少會留人用飯的。
魏城也笑道:“來的是表哥?!?/p>
一邊說,一邊抬手摸了下她肩上的秀發(fā)。
入手微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