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知道林清瑤和謝蘊訂婚的事,傷心之下他只會逃避,一走了之,以為往后再不見林清瑤自然就不會再傷情。沒有想到上次在云興茶樓聽到有關(guān)林清瑤的近況,知道她和謝蘊退婚了,回來之后他心中只有一個瘋狂的念頭。
他想要娶林清瑤,想讓她成為他的妻子。哪怕以后他死了,林清瑤也只能是他的。
縱然生不能同榻,但死后也一定要與她同穴。
他是沒法子再看到林清瑤跟別的男人定下親事,以后會嫁給其他的男人,跟其他的男人生兒育女的。
便是想一想,他都覺得沒法子容忍。
所以他現(xiàn)在是一定要將林清瑤娶回去的,哪怕他們兩個人成親之后次日清晨他就要趕往西北。
仁宣帝沒有想到時間如此緊迫之下他還一定要先娶親,心里面倒有些好奇起來。
魏城要娶妻的事他早就已經(jīng)有所耳聞,關(guān)于林清瑤的家世背景他也早就遣人查探了個仔仔細細。
自來婚姻便是結(jié)兩姓之好,兩家彼此扶持,休戚與共。魏城是他的臣子,還是手中權(quán)勢很大的臣子,他要娶妻,妻家的家世背景仁宣帝肯定要查探個清清楚楚的。
一查探之下,就驚訝的發(fā)現(xiàn)林清瑤半點兒家世背景都沒有。
父親雖然是前戶部右侍郎,但已經(jīng)去世快三年了。母親也已經(jīng)過世,家中只有一個幼弟,姐弟兩個人辛苦度日,并無結(jié)交任何人。就是林家的那一干族人,也多是市井小民,并沒有一個人在官場。
這樣的一個女子,相較于魏城現(xiàn)在的身份地位來說,實在是不匹配。
也不知道這女子到底有什么過人之處,竟然得魏城看中,一點都不計較她沒有家世。
不過對于仁宣帝而言,魏城娶這樣的一個女子也是好的。
雖然魏城有從龍之功,他也想栽培他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但也擔心往后魏城心眼大了,生了異心。若他再娶個家世相當?shù)钠拮?,往后兩家?lián)合起來,勢必會在朝中一手遮天。
所以相比較而言,仁宣帝很樂意魏城娶林清瑤這樣的一個孤女。
而且看他現(xiàn)在出征在即,也堅持一定要和這位女子先成親......
仁宣帝就感嘆的說道:“愛卿對你的妻子,確實情深義重?!?/p>
縱然魏城是個冷清的人,但聽到仁宣帝說的這話,他想起林清瑤來,眼中不由的就有了幾分柔和的笑意。
“微臣和妻子,從小一起長大。微臣對她,早已情根深種?!?/p>
不敢對林清瑤說的話,這時候卻在仁宣帝跟前說了。
原來是青梅竹馬的情分。難怪他以前想將南平郡主賜婚給魏城的時候遭到了他的婉拒,原來是早就有了鐘情之人。
仁宣帝點了點頭:“這也是一段佳話了?!?/p>
說完,叫旁邊的內(nèi)監(jiān)過來磨墨,他提筆在雪白的宣紙上寫下天作之合四個大字,吩咐內(nèi)監(jiān)即刻送到造辦處,叫他們好生的做一塊匾,等后日魏城成婚之日,叫人送過去。
又叫了秉筆內(nèi)監(jiān)過來,讓他擬旨,封魏城之妻林氏為一品誥命夫人。后日隨同那塊匾一起送到淮安侯府宣讀。
吩咐完這兩件事之后,仁宣帝笑著看向魏城:“這就算是朕對你新婚之喜的恭賀?!?/p>
還承諾:“等你西北大捷回來,這個婚假朕會給你補上。”
誥命夫人不但有朝廷的俸祿,在朝廷重大的節(jié)慶之日還能參加宮中宴會。便是出門交際,旁人看到誥命夫人都要行禮的。
這可很體面的一件事了。
魏城忙謝恩。
仁宣帝叫他起來。君臣兩個又說了一會西北現(xiàn)如今的局勢,直至日色漸晚,內(nèi)監(jiān)將殿內(nèi)各處燈燭點亮,魏城才下跪請辭離開。
出得御書房,就見朱紅色的宮墻旁一溜兒的戳燈都已經(jīng)點亮。夜風過處,燭光搖曳。
有小內(nèi)監(jiān)提了燈籠在前面給魏城照路,四處都很安靜,魏城能聽到自己的腳步聲在夾道內(nèi)回響的聲音。
聽著有點兒孤單,也有點兒寂寞。
但是魏城卻不覺得。相反,他心里面有一股子說不出來的激動和興奮。
仁宣帝剛剛親自給他和林清瑤賜了天作之合的匾額,這輩子無論他是生是死,林清瑤都只能是他的妻子了。
忽然就很有沖動想要立刻見到她。
于是在出了宮門之后,翻身坐上邵潛牽過來的坐騎,他沒有往家的方向趕,而是撥轉(zhuǎn)馬頭,往林家的方向疾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