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兒子的“質(zhì)問”,徐昭儀啞口無言,與其說這是提問,不如說胡之源已經(jīng)知道一切,只是來尋她求證罷了。
母子二人四目相對,片晌過后,徐昭儀才合上因驚詫張了半天的嘴,噙口茶潤了潤嗓子,問他:“你去的是蝶園?你見過她了?”
胡之源未置可否,只投給母妃一個笑臉。他自然并不知曉一切,只是確定這么一通話問出來,圓滑有余機(jī)智不足的母妃定會上當(dāng),以為他什么都清楚,只是找她來求個準(zhǔn)話而已。
如他所想,徐昭儀很快陷入沉思狀,似鼓足了勇氣,才悠悠開口:“我與她,確有舊怨,且這舊怨不淺,若無我推波助瀾,她也不會委身蝶園。姚碧嵐,她在成廢妃之前,是你父皇最寵愛的嵐貴妃,也是我的主子?!?/p>
這個答案,胡之源猜到了,以他對父皇的了解,尋常妃嬪犯大錯,賜一死了之就得,偏要發(fā)配妓院,看著是留條命茍活,實(shí)則于女子而言,尤其是后宮妃子,是極大的羞辱,這般憤怒憎恨,可見這位貴妃未犯錯之前,他有多愛。
胡之源不言語,母妃話口已開,這過去的事,也便不想藏著,他聽著就是。
“小四,你‘之源’這個名字,原應(yīng)是屬于姚碧嵐的孩子的?!?/p>
還有這事?!胡之源萬沒想到。
“姚碧嵐,是已故的姚國公一族當(dāng)時最為出挑的小姐,品貌俱佳,而我,只是府中家奴的女兒,因年紀(jì)相仿又圓滑伶俐,自小就留在她身邊做貼身丫頭,一同長大,一同進(jìn)宮。那時母妃年輕,什么都不懂,覺得跟著小姐一輩子衣食無憂便是人生極好,直到進(jìn)宮后,我也到了嫁齡……”
徐昭儀記得很清楚,那一年,沈司空的遺孤公子在宮中恰好一年,她陪著姚碧嵐偷偷祭拜完她的金蘭姐妹回宮的路上,姚碧嵐忽然握住她的手。
“春菱啊,你可有心儀之人?”
“貴妃是要把奴婢嫁出去?”
那時的徐昭儀,還是丫頭春菱,嵐貴妃貼身侍女。
姚碧嵐語氣一慣溫軟:“你已到嫁齡,雖然你自幼便跟著我,把你嫁出去我也舍不得,可我不能誤你終身,女子總歸要有個好歸宿,倘若你已有心儀的男子,我可為你去牽線……”
她的提議,讓徐春菱心花怒放,出嫁是女子都盼著的事,何況主子盛寵優(yōu)渥,有她牽線,什么好男兒還不是隨便挑,只是眼前她并無心儀對象。
她興高采烈,乃至得意忘形,跟宮人們賦閑談天時候忍不住說漏了嘴。眾人皆羨慕她有貴妃幫忙的福氣,唯獨(dú)一小婢多嘴一句,讓徐春菱心生異想。
“貴妃若是真疼你,為何不像皇后那樣,把心腹侍女趙氏送給陛下呢?這不,剛得的消息,人家已經(jīng)從普通宮女變成正四品趙才人了,以后咱們見了都得行禮問安。她若有福氣給陛下開枝散葉,那她的后代就是金枝玉葉,再不像我們這樣世代被人使喚?!?/p>
本章未完,點(diǎn)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