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州賑災(zāi)、官員貪污一案,朝廷終于在九月初給出審判結(jié)果。
戶部尚書賄賂頭回巡察申州的出行官員,私自克扣災(zāi)銀四萬余兩,革去尚書之位,家產(chǎn)充公,貶謫西南偏遠(yuǎn)鄉(xiāng)郡,擔(dān)任當(dāng)?shù)仄咂房h令之職。
正二品大官連降五級,引起滿朝嘩然。緊接著,申州太守吳某,因貪贓枉法、魚肉百姓證據(jù)確鑿,貶為庶民,舉家流放苦寒地區(qū),磨殺終老。
至于戶部尚書親侄子、申州太守的提攜人,大魏的二皇子蕭岑,文帝卻是避重就輕,只道兒子用人有誤,被貪官污吏蒙騙,罰蕭岑閉門思過半年,以示警醒。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二皇子與此案脫不了干系,可皇帝執(zhí)意偏護,眾臣無奈附和:吾皇英明。
有那清傲不羈、豪氣偉岸的文臣武將,不滿皇帝所為,一封又一封的彈劾奏章發(fā)往御史臺,還沒等呈上御案,便被有眼色的老太監(jiān)壓下。
案子是太子的人查的,皇帝不想公允處置,臣子何必徒勞無功,給自個烏紗帽頂自找麻煩。
崔恪辦案有功,文帝不好不賞,恰逢刑部尚書年邁有辭位之意,文帝順理成章,命崔恪接管刑部。
太子一方經(jīng)由此案,在原本掌有六部中的兵、刑兩部的基礎(chǔ)上,把戶部也順勢接收,而蕭岑這邊在府中暗自恨得牙癢。
——
“崔恪那廝就是個找死的,我和太子同為他表兄,你看看他處心積慮幫著太子整治我、打壓我?!?/p>
蕭岑坐在堂中,與儀嘉皇后忿忿不平:“往日里也有官員查案,涉及過戶部和舅舅,識相的看在母后您和我的面上,睜只眼閉只眼就過了,哪敢像崔恪這樣真的上奏父皇,要求處置舅舅?!?/p>
儀嘉皇后以手撐額,面帶愁色,發(fā)髻間的鳳凰流珠微微搖曳。
她沮喪地嘆了一口氣:“岑兒,平日里你插手戶部撈點油水,我并不真管,可這回是災(zāi)銀,你怎么敢攛掇你舅舅幫忙貪污。還有那個什么太守,你們欺上瞞下,實在膽大包天?!?/p>
“母后。”蕭岑半跪在儀嘉皇后膝下,陰鷙的臉上沒有一分悔意,強詞奪理道:“兒子一心想謀大業(yè),在朝堂拉攏打點臣子的地方多,處處都得花錢,且我府上蓄養(yǎng)的門客姬妾不少,這一張張嘴,哪個不要吃要喝。兒子屬實無奈,才出此下策?!?/p>
儀嘉聽言又是一嘆。
蕭岑文武才能不如太子,但有雄心大志,做母親的怎能不出手支持。如今意外被人抓到錯處,只能累及她在皇帝面前伏低做小,為其周旋。
口氣一轉(zhuǎn),復(fù)扯到崔恪,蕭岑心中十分惱火,“說來說去,都怪崔恪,要不是他,舅舅怎會被貶到那窮鄉(xiāng)僻壤當(dāng)什么勞什縣令!還害我精心培養(yǎng)的太守被流放邊土,這仇……”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