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暄定國長公主,不止樣貌粗獷,像極了高堰,就那一身的力氣也繼承了他的,長到七八歲時(shí),連比她年長四歲的兄長都不是她的對手。
高堰常年使的那把大刀,除了高堰還很少人能提得動,偏他這小女兒才幾歲已能拖著刀走幾步,再大兩歲,比她母親都高出幾分。
不過帝王的女兒,便是再丑陋無鹽,也斷不會有尋不到郎君,嫁不出去的道理。
可高堰仍然見了高暄愁得發(fā)都要白,整日里長吁短嘆額,私與花錦道:“暄兒這般勇猛,將來如何是好?她前日還與曜兒道,她不要嫁人,要當(dāng)大將軍幫他守著這江山。”
花錦歪頭看他。
“高堰,我記得韃靼那位女帝年輕時(shí)也曾上陣殺敵,與你交手過,你還贊過她。暄兒這般志向,卻沒什么不妥。”
高堰看花錦這樣說,遂不再提。
待太子茯曜長到十六歲時(shí),高堰果真未食言,將皇位禪讓給他,自己則帶著花錦與高暄回到隴西。
隴西這些年由郭成義親自鎮(zhèn)守著,沒出多少亂子,韃靼首領(lǐng)帖木兒臨死前將王位傳給他女兒其其格,其其格手段更甚她父,與大燕數(shù)年雖摩擦不斷,倒未有過什么大的戰(zhàn)亂。
高暄十七時(shí),被兄長封為隴西王,她已比這隴西的大部分女子還要高些,與高堰肖似五六分,騎著高頭大馬,身挎大刀站在軍營里,誰也不敢小瞧了她。
這隴西王高暄終生未嫁,卻娶了三四位夫君,聽說那韃靼王子也曾是她的入幕之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