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木搖籃里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的小嬰孩回到熟悉的床榻,嗅到熟悉的香味兒,聽到熟悉的聲音,總算是又睡過去了。
蕭妤直到周歲宴過了,才肯像蕭烈一樣住到偏殿去。
她的身子骨比一般的小孩兒弱,蕭衍與戚甄花了四年的時間,才將她的身子調(diào)養(yǎng)好。
隨著她身子骨一日日變好,令昭小公主也漸漸從嬌氣哭包變成宮里人人都愛的小甜寶。
嘉佑六年的除夕宴,宮里來了位年輕的小郎君。
小郎君生得瘦瘦弱弱,帶著點兒病氣。
蕭妤雖是頭一回見他,卻覺得他面善極了,她望了望兄長蕭烈,又望了望那年輕的小郎君,歪頭笑道:“你同皇兄長得像,昭昭是不是也要喚你一聲皇兄?”
都是蕭家的子孫,輪廓眉眼多少有些相似。
“昭昭不得無禮,這是硯世子,也是我們的阿兄?!笔捔覝芈暯榻B著蕭硯,他比蕭硯小了差不多一歲,按照輩分,的確要喚蕭硯一聲阿兄。
蕭妤從善如流地喊了一聲“阿兄”。
她從四歲時就盼著做姐姐了,可惜父皇與母后到這會都沒給她送來弟弟或妹妹,如今平白多一個兄長,怎能不叫她歡喜。
小姑娘精致的眉眼里是藏都藏不住的欣喜。
蕭硯入宮前還有些不安,可見著蕭烈與蕭妤后,心神一松,登時便少了些忐忑。
蕭硯想起進宮時,歲官兒與他說的話,忖了忖便輕聲道:“蕭硯見過太子殿下,見過令昭公主。”
今歲濟南府鬧時疫,蕭硯本該活不下去的,是皇叔差人來浮玉山,治好了他。
皇叔一直知曉倪護衛(wèi)將他藏在了浮玉山,卻從來沒想過要殺他,甚至在他快死之時,救了他的命。
他在浮玉山養(yǎng)了大半年才徹底恢復。
倪護衛(wèi)與顧叔一番商榷,終是決定送他來上京見皇叔,陪他一起來的還有歲官兒。
倪護衛(wèi)一進城門便去領(lǐng)罪了,是顧叔與歲官兒將他送到東華門的。
那會歲官兒同他道:“皇上既然早就知曉了你與倪叔的蹤跡,卻從不來捉拿你們,反而還救下你的命,想來會放你平安出宮。我與父親會等你出來,一同回浮玉山。”
蕭硯明白,只要他能平安離開皇宮,他便可以堂堂正正地活,不需要再東躲西藏,隱姓埋名了。
顧叔也鄭重同他道:“當今圣上仁慈英明,你心中如何想便如何說,同他實話實說便是?!?/p>
蕭硯的確是實話實說了,說他不愿意做蕭硯,只想一輩子都做倪硯,一輩子都留在濟南府。
大胤的百姓們都說他那生父是個吃小孩兒鮮血的惡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