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容舒回了松思院便去了東次間看張媽媽。
顧家清貧,在梧桐巷賃來的這處宅子只有小兩進(jìn),除了六邈堂與松思院,以及前頭大門處的倒座房,便只剩一處昏暗逼仄的后罩房專門給底下的仆人住。
倒座房住了常吉與橫平,容舒舍不得張媽媽三人同顧府的仆人擠后罩房,索性便將松思院的東次間騰出來給她們?nèi)俗 ?/p>
張媽媽是容舒的奶娘,容舒出嫁她自然也跟過來了。只是前日染了風(fēng)寒,怕旁人置喙也怕將病氣過給容舒,便躲在東次間養(yǎng)病。
容舒進(jìn)了東次間便道:“張媽媽,我來看你了?!?/p>
張媽媽剛吃了湯藥,正閉目躺在床上,聽見容舒的聲音,忙掙扎著下床,一邊道:“姑娘怎地來了?”
容舒將她扶回去,笑道:“媽媽躺著便是,同我何須行這虛禮?”
張媽媽拿帕子掩嘴咳了聲,“姑娘還是離老奴遠(yuǎn)些,老奴這風(fēng)寒來勢洶洶的,可莫要給您也惹了病氣。”
“媽媽放寬心,我不會生病,你很快也會好的。”
前世她從六邈堂回來松思院時,也來看了張媽媽的。印象中記得,張媽媽這場風(fēng)寒雖來得急,卻也去得快,將養(yǎng)了幾日便徹徹底底好了。
張媽媽側(cè)頭看著容舒,見她面色蒼白,以為她是昨兒個圓房累著了,便憐惜道:“女兒家都有這一遭,姑娘往后習(xí)慣了就好。一會讓盈月、盈雀給您燉些補(bǔ)血的湯羹,回去再歪一歪,沒兩日精神頭便養(yǎng)回來了。”
容舒知曉張媽媽誤會了,卻也不多解釋,面不改色地應(yīng)下。
回到正屋,盈雀小聲問她:“姑娘,張媽媽囑咐奴婢燉湯羹呢,可要奴婢現(xiàn)下就去小廚房準(zhǔn)備?”
“不用?!?/p>
容舒坐在鏡臺前,慢慢拆發(fā)。
她與顧長晉不僅新婚之夜沒圓房,往后三年,他也不曾碰過她。
三年無子,婆婆徐氏更是不曾催促過她,想來徐氏心里早就知曉顧長晉對她無意。
望著銅鏡中那張既明媚又蒼白的臉,她忖了忖,吩咐道:“我與二爺未圓房這事,你們莫同張媽媽說,回門那日也不許同我娘說?!?/p>
正說著,她眸光驀地一凝,望著銅鏡的一處看了須臾。
“去將那盞燈拿過來。”容舒放下拆了一半的發(fā),削蔥似的手指一點(diǎn)角落的長幾。
盈月順著望去,那長幾上頭空空蕩蕩的,只放了一盞燈。那燈盈月也不陌生,是去歲中秋摘星樓拿來做頭彩的摘星燈。
本章未完,點(diǎn)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