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婉然聽聞“幽禁”二字,腦中浮現(xiàn)一個美男給困在狹小囚牢,蓬頭垢面不見天日,身旁蒼蠅圍繞嗡嗡響。
趙野猜中她所思,笑道:“寧王給關在王府里,聽說王府后花園有片湖泊,能泛舟行船?!?/p>
原婉然忖道,湖泊那么大,寧王的“牢房”自然更大,那還不算慘到家。
她問道:“寧王尋花問柳,固然不體面,怎么就罪重到被幽禁至死呢?”
趙野道:“寧王若只是尋常王爺,真不至于如此,一切皆因太宗皇帝對他期望過高?!?/p>
“什么期望?”
“當時我聽天香閣的客人閑話,太宗皇帝屬意寧王繼承大統(tǒng),然而寧王既非嫡子,排行又最幼?!?/p>
他曉得原婉然不熟悉政事,便解釋道:“太宗皇帝只得先太子一枝獨苗,太子生有四子,大皇孫早殤,再來是襄郡王、安郡王,和寧郡王。后來他們大了,進位親王。安王倒罷了,他與寧王同母所生,文才武藝皆遜寧王一籌。襄王不同,他是先太子的嫡長子。太宗皇帝若要立皇太孫,按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宗法,該立襄王。”
原婉然在鄉(xiāng)下見過鄰里分家,小戶人家沒嫡庶之分,照舊爭鬧不休。她照這道理推想,問道:“太宗皇帝這番私心不合宗法規(guī)矩,朝上豈不有的吵了?”
“吵得厲害。太宗皇帝濫興大獄,朝臣生怕招禍,大多噤聲,立嫡立長的宗法在中土卻是千百年鐵律,他們師出有名,便群起反對。太宗皇帝欲待另辟蹊徑,主張立嗣立賢也不成。襄王不只有嫡長皇孫這身份能說道,他不似寧王能詩會畫,武功卻高出許多。這人年少自請戍邊,沒成想是個兵家奇才,立下大小戰(zhàn)功?!?/p>
“襄王本事那么大?”
“嗯,他善戰(zhàn)又貌美,時人以蘭陵王比擬?!?/p>
原婉然想到一個蹊蹺處,問道:“但襄王是嫡長皇孫,太宗皇帝怎地放心讓他去邊彊呢?擱尋常人家,長輩連河畔井邊這等地方,尚且千交代萬交代小輩少靠近?!?/p>
“那時傳過流言,太宗視襄王如眼中釘,他安在,寧王就不能名正言順被立為儲君。”
原婉然問道:“這……豈難道太宗皇帝盼望襄王‘出事’,給寧王讓道?”
“太宗皇帝就三個親孫子,該當不至于狠到害襄王。估計聽天由命,指望戰(zhàn)場兇險,一個機緣湊巧讓襄王斷手瘸腿。廢人做不得皇帝,堅持立嫡立長的臣工就消停了?!?/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