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獻媚
縹緲仙宮傳遞過來的信息不少,蘇硯一邊整理,一邊向雙胞胎女修詢問,讓她們補充相應細節(jié)。
其實仙宮是有“歸屬地”的。
那是一個荒蕪寂靜的小世界,沒有生機,沒有活物;蘇硯問過這姐妹倆才知道,言天承最早就是在那里得到的這片宮殿,并成為了仙宮之主。
其實具體的經過,姐妹倆也不清楚,只是以前言天承提起過只言片語,被她們記住了。
言天承似乎是花了很多年時間才找到那個小世界,結果卻沒想到,如愿以償成為仙宮之主后,他反而被束縛在那里。
好不容易摸索清楚仙宮的各種能力,他嘗試啟動宮殿,破開空間,回歸大千世界。
但是離大千世界越近,仙宮能量消耗就越大,哪怕在最極限的情況下,也只能在大千世界待上幾個呼吸的時間;然后仙宮就會被一股不可思議的力量,強制吸回去那個小世界。
這么三番四次之后,言天承終于放棄了這種嘗試。
最早之時,仙宮里只有他一個活人,他一邊修煉,一邊在大千世界之外游走,尋找其他小千世界的蹤跡。
多年下來,縹緲仙宮的傳說在多個小世界中流傳;仙宮中的活人,也衍變成如今這種不下于一個小型修行宗門的規(guī)模。
至于愿望神燈,屬于言天承在沒辦法回去主世界的前提下,折中想出來的一個法子。
他將神燈扔進主世界,主要目的是為了修煉因果之道;次要目的是借此收集一些情報,免得四五百年沒回去,連主世界發(fā)生了什么驚天動地的變化都不知道。
“等等,”聽姐妹倆說到這一步,蘇硯舉起手。
“以前我就很好奇,用神燈許愿的人,到底需要付出什么代價?”
一開始,蘇硯還以為所有許愿者的結局都會很慘,但是實際情況是,有人安享晚年,有人卻莫名暴斃。
“好像不是固定的,”惜朝用回憶的神色說道,“而且所付出的代價,不是許愿的人自己能決定的,而是由言,言天承來決定。”
她們還是有些不習慣直呼這個名字。
浣花也補充道:“一般是修行潛力、壽命、氣運這幾種,但每隔一段時間,言天承就會知道主世界發(fā)生了什么事?!?
“我們猜測,可能是他每隔五六年,或者十幾年,會固定將某個許愿者的代價,換做相應的情報傳遞回來,而這一切許愿者都是不知情的?!?
“當然,許愿者傳遞回來的情報,僅限于他們知道的。”
“由于許愿的普遍是低階修士,所以也沒法知道什么大秘密;甚至許愿者是凡人的話,根本無法提供任何有價值的情報?!?
蘇硯點點頭,那這樣看來,言天承不知道自己是誰屬實正常不過。
“他修煉的因果類功法叫做什么名字?仙宮傳遞過來的信息怎么沒有這一部分?”
剛才講許愿神燈的時候,兩人有提到過,言天承的功法也是在這里獲得的。
浣花道:“不清楚全名,那人慣稱為《始炁元功》?!?
惜朝道:“那部功法是單獨成冊的,現(xiàn)在應該在言天承手里;不是主人您坐上這個位置,就能冥冥中查閱內容的?!?
“始氣,始炁”蘇硯還沒來得及可惜,就被這個功法的名字吸引了過去。
道家有“一氣化三清”之說,這一氣即是道本身;又有一炁化生三炁之說,三炁分別為始、元、玄。
始炁為青,對應元始天尊,祂生于混沌之前,太無之先,元氣之始,故名元始;
元炁為黃,對應靈寶天尊;玄炁為白,對應道德天尊。
同時在因果之道方面,由于元始是一切之始,故又被稱為是“諸果之因”。
按這個思路推測,言天承所修煉的因果功法,難道和那位元始天尊有關?而這功法又是他在仙宮中得到的,那么是否可以推出:縹緲仙宮就是出自元始之手?
想到這里,蘇硯不禁陷入沉思,自己的代天殿似乎也與元始有關,是因為自己繼承了代天殿的因果,所以今時今日才會意外成為仙宮之主?
線索太少,暫時還無法得出結論。
蘇硯只知道,他現(xiàn)在干掉言天承的理由又多了一個,如果能詳細參閱那部因果功法,很有可能讓自己徹底領悟因果之劍
說回仙宮的規(guī)則,言天承跑到主世界去抓蘇硯之后,理論上仙宮是要被吸回去那個歸屬小世界的。
但是這廝這么多年來,也算是對這些規(guī)則把握得得心應手了。
之前他掐著點,在被吸回去之前就主動讓仙宮退出,這樣一來,吸扯的力量反而會消失;故而現(xiàn)在,宮殿還處于大千世界之外的虛空亂流之中。
短時間內,這座宮殿是沒法再沖去主世界了,因為仙宮移動是需要消耗能量的,目前所余能量不多,最多去一個最近的小世界。
還好會仙宮自行吞吐天地元氣,而且不限任何種類,哪怕再惡劣的環(huán)境,只要不是一片虛無就行,讓仙宮乖乖待在固定位置不移不動,最多過上幾個月,它就能從“耗盡”狀態(tài)變成“徹底充滿”。
蘇硯擔心素問還在找自己,所以他干脆在這里守株待兔,看素問能不能找過來。
要是她實在找不到的話,蘇硯只能另外讓綺瀧凰派人來通知她。
對了,說到小世界,言天承這些年下來,將他探明的所有小世界,都做好相應坐標儲存了起來,現(xiàn)在這些都便宜了蘇硯。
他甚至在考慮,后面有空的話,可以幫不死仙子找一下最后那幾個分身。
當初蘇硯讓這位圣女幫忙照看江三娘,相應的條件就是這個。
當然,圣女對此沒有硬性要求,所以蘇硯并不急,目前還是以研究仙宮和修煉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