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硯只是耐心向她解釋,自己是因為珍惜她,所以才不想那么輕易地奪走她的第一次。
當(dāng)時是這么說的:“在我心目中,燕兒不是得到玉貞之后,順帶收入房中的笨蛋徒弟;我希望在一個更合適的時機,給燕兒留下足以銘記一生的回憶?!?
燕兒聽完后又是哭得稀里嘩啦的,蘇硯好生安慰后,她才抹著眼淚,說會耐心等待那一天的到來。
就這樣,蘇硯在天相峰與玉貞師徒做了最后一次道別,期間兩人自是對他細細叮囑,各種關(guān)切,生怕他出去一趟人沒了。
蘇硯保證下次會“全須全尾”地回來,之后就與她們微笑告別。
不過一離開天相峰,他猶豫了一下,卻沒有直接駕云往山門處而去,反而轉(zhuǎn)向七殺峰方向。
至于顧真人和掌教他們那邊,蘇硯早就與他們話過別,此時倒不必再去一趟。
七殺峰一如既往,如天劍一般矗立于大地之上,但是蘇硯這次再來到,卻沒能見到那位單純美好,給人以治愈感的女子。
據(jù)峰上弟子所說,有容前陣子就是單人只劍下山去了,說是要去遠一點的地方歷練。
這讓蘇硯有些失落,回想起沐浴在竹林陽光下的她、雙手握在胸前懇求的她,甚至有幾分惆悵。
自從與玉貞結(jié)為道侶之后,蘇硯就沒再和有容私下見過面,有種不知道怎么和對方說這件事的感覺,雖然他們兩人之間,從未正式確立過什么關(guān)系。
算了,一定會再見面的,蘇硯轉(zhuǎn)身離去。
他沒有順道去見一下刑名,因為很快就會再見面,有什么話留著到時候再說吧。
及至下山之時,剛好又遇到謝冰心,她正好御劍帶著幾個小輩從外面回來。
由于蘇硯駕云的速度極快,云上的弟子們除了謝冰心,誰也沒發(fā)現(xiàn)是他,還在熱烈討論這次下山的收獲。
期間劍光與云朵在空中擦肩而過,在極短的一瞬間內(nèi),兩人的目光有一個極短暫的交錯。
但這次就不像上次那么有火藥味了,蘇硯神色平靜,對謝冰心輕輕點頭。
那冷若冰霜的女子,亦是輕輕頷首,誰也猜不透她的心思。
——
同一時刻,東海之畔,無明明境,蓮華古佛寺。
此寺坐落于須彌陀山,依山勢逐級而建,在高大山峰的兩側(cè)及背后的山體上,有一幅幅古老的摩崖石刻,不知是何年代所留。
它們或呈佛陀之相,或是菩薩之貌,甚至刻有六道輪回、菩提樹下說法等種種圖景,十分生動形象。
此刻在那幅【菩提樹下說法圖】石刻下方,正有一名面目俊秀,古銅色肌膚的青年僧人,盤坐于金色蓮華之上。
他雙目自然閉合,左手托綠色玻璃缽,右手持長莖蓮花,肉身竟隱隱往外透射出,明燦無暇的金色佛光,似乎隨時要凝結(jié)成金身。
這是修習(xí)蓮華寺《過去莊嚴劫經(jīng)》之人,行將踏入第七境的征兆。
在這青年僧人前方,有兩名佛教徒正虔誠跪地膜拜,這一幕如果被外人看到,恐怕會大吃一驚!
因為右邊這位身披大紅袈裟,蒼老枯瘦的僧人,儼然便是蓮華寺方丈明法神僧。
左邊那位長須老僧,亦是蓮華寺輩分極高的一位前輩,法號喚做【明有】。
而端坐上首正是寺中僧人安隱,但是無論他如何天縱奇才,年紀(jì)輕輕就有如此高深的佛法造詣,這尊卑上下之序怎可顛倒過來呢?
良久之后,安隱身上佛光消退,微微睜開雙眼,他看向下方伏地的兩人,不禁微笑道:“起來吧?!?
他的聲音帶著一種慈悲端嚴的神性味道,這讓明法兩人愈發(fā)虔誠恭敬。
“我交代的事辦得如何了?”
“啟稟菩薩,一切正在有序進行中,此次共派出七十二人,連同前兩次,共派出一百零八名講經(jīng)僧眾,四處宣講我佛經(jīng)典?!泵鞣ㄉ裆⒌椭^回答道。
安隱微微頷首,表示贊許。
按眼前這種情況看,安隱似乎已然將自己出身的蓮華古佛寺,徹底納入掌控之中。
先前蘇硯來了一招【先下手為強】,叮囑水月劍齋在場的比丘、比丘尼們:除我之外,任何自稱菩薩者皆為邪魔。
按道理來說,明法等蓮華寺高層應(yīng)該知曉此事才對,哪怕安隱在回來的途中控制了同伴,但是事后佛門四寺之間必然會有所溝通,此事瞞不過去。
可此時此刻,安隱不知怎么的,竟似是說服了蓮華寺高層,起碼眼前這兩人是深信不疑。
“去吧,按照我的布置慢慢來,不必急于一時。”安隱溫和道。
兩人齊齊應(yīng)是,不過就在即將告退之前,明法神僧猶豫了一下道:“月光遍照菩薩那邊.”
“無需擔(dān)心,我會跟他說的。”安隱再次露出笑容,“現(xiàn)在時機還不成熟,等下次會面之時再說吧?!?
明法松了一口氣,他與明有再次拜道:“南無大喜大舍大勢至菩薩?!彪S即方才退下。
四周重歸安靜,安隱,或者說大勢至,他座下的蓮臺一轉(zhuǎn),正對著望向那幅巨大的菩提樹下說法圖。
石刻正中,釋迦牟尼神佛色慈悲,跏趺坐于菩提樹下,正在向四周的眾菩薩、比丘、供養(yǎng)說法。
四尊菩薩端坐蓮臺,姿態(tài)各異,手中分別持蓮花、凈瓶、寶珠、如意,神態(tài)安詳恬靜;六弟子侍立佛后,聞聽妙法而心生歡喜,形容和悅疏朗。
石刻上方,兩名天女乘祥云俯身散花,飄帶共云氣隨風(fēng)舒卷。
石刻下方,各有男女供養(yǎng)一人,態(tài)度虔誠恭敬,俯首聞聽妙法。
尋常人來到此處,至多只覺得這摩崖石刻十分壯觀、細節(jié)栩栩如生;但是在大勢至眼中,這幅石刻的表面,正在凝聚起星星點點,微渺到幾乎不可見的愿力光華。
這讓大勢至露出一個淡淡的笑容,似乎此時此刻,在他眼中只有這一副圖,世間他物無足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