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仙棄
蘇硯想了想,“淵通界的位置是固定的,所以你說的定位坐標是指我們這邊?”
“是的,”幽月伸手在地上畫了兩個圓圈,并指向第一個。
“你看,這里是淵通界,我們通過代天殿中轉(zhuǎn),可以跨界傳送到紫霄宮中,這是一個固定的坐標,無需更改。”
說著她又指向第二個,“這里是大千世界,根據(jù)每個巡使具體身處的位置不同,可以有多個坐標?!?
“比如我們現(xiàn)在就可以在這個山洞里,布置儀式和祭壇?!?
“當然,這需要提前收集一些材料,如果是臨時使用的不需要太珍貴,反正是用來讓我們溝通代天殿的儀軌,不比上古之時的跨界傳送陣那么麻煩。”
“如果你打算要建立一個長期使用的祭壇,那就必須用一些珍稀的天材地寶了,不然使用幾次后就會徹底毀壞?!?
蘇硯點頭表示明白,“其實我很好奇,貴人到底是怎么發(fā)現(xiàn)這個淵通界的?
按理來說,現(xiàn)今的十二巡使,資歷最老的是白虎,其次是天空。
他們兩人發(fā)現(xiàn)代天殿,并進入其中探索以來,到現(xiàn)在也有上百年的時間了,結(jié)果卻并沒能尋出附屬世界的秘密。
而蘇硯,雖然他接手代天殿的時間比較短,但是他的權(quán)限很高,是仙主,為什么連他也沒有發(fā)現(xiàn)?
幽月聽得懂蘇硯的疑惑,“我也不知,也許是從上代巡使那邊繼承過來的知識吧?至于你沒能發(fā)現(xiàn),我猜測大概率和你修為太低有關(guān),你先抓緊時間結(jié)丹吧,到時候代天殿應(yīng)該會對你開放更多權(quán)限。”
蘇硯無奈地笑道:“好吧,目前關(guān)于巡使和代天殿,還有哪些我不知道的秘密嗎?”
“等等,我們直接上代天殿說吧,也方便你向我重新介紹一下那個地方?!?
幽月猶豫了一下,還是答應(yīng)了。
值得一提的是,那套衣服她現(xiàn)在就穿在身上,顯然沒有要讓蘇硯拿回去的意思,這倒讓某人有些遺憾。
不過說實話,穿上生前的衣物之后,原本身影有些虛幻的幽月,看起來多了幾分真實感。
她一襲長發(fā)披肩,身段高挑,胸前曲線飽滿,氣質(zhì)如一朵高雅潔白的蓮花,雖然氣息有些陰冷,但是整體來說還是頗為漂亮的。
通過將寶衣轉(zhuǎn)移到代天殿的方式,蘇硯成功將幽月帶了上來。
見到這青玉鋪地,云煙繚繞,堂皇大氣的仙家宮殿,與記憶中幾乎一模一樣,似乎從來沒變過,幽月不由得有些恍惚,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生前之時。
當她看向出現(xiàn)在大殿上首處的蘇硯時,不由得下意識地低頭、不敢直視,像是有些畏懼他。
此刻的蘇硯,依舊身穿那襲游龍戲鳳仙云袍,頭戴蓮花冠,臉戴銀白色仙神面具,在這里的時候,他天然有一種難以言述的威嚴感。
像是想起蘇硯之前說過的,幽月主動開口道:“其實我對代天殿的了解并不多,可惜貴人不在了,不然他應(yīng)該知道不少秘密?!?
接下來,雙方繼續(xù)交流了一些細節(jié)性的問題,蘇硯還帶幽月去后殿逛了逛。
據(jù)說他們之前那一批巡使無人能進去,還一個個猜想后面有什么,沒想到是這么一個簡單的起居之所。
另外蘇硯問了朱雀和天后的事,據(jù)幽月所說,當時的朱雀巡使是一位妖族強者,而且是火系飛禽之屬,如果現(xiàn)在想找到這個面具的話,也許可以從妖族那邊著手。
至于天后面具,當時被某個人間皇朝的太后所得,聽幽月說那是位奇女子,她一方面于皇城中垂簾聽政;另一方面又是修行界中令人敬畏的天后娘娘。
蘇硯卻聽得面色古怪,怎么感覺綺瀧凰很適合這個面具的樣子?
當然,現(xiàn)在面具肯定不在她手上,倒是可以讓她后面多留意留意這東西。
最后,幽月對蘇硯目前的情況有所了解,但是她也不知道在背后布局的大能是誰,只能盡她所能,幫助蘇硯盡快將實力提升起來。
畢竟現(xiàn)在他們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guān)系。
而且幽月怎么說,生前修行的都是太陰功法,還得到了太陰面具的認可,因此她讓蘇硯修行《太陰寶誥》的過程中,有什么疑難都可以詢問她。
如此一來,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蘇硯當即就讓幽月列出儀軌所需的材料,他要建造臨時祭壇,前往淵通界閉關(guān)靜修。
淵通元洞界,浮黎仙宗。
這是此世唯一的正統(tǒng)修行宗門,號稱源流自十二金仙,再上可追溯至大天尊的玄門道統(tǒng)。
至于修行武道,或者其他法門的勢力也有,但都是大貓小貓兩三只,唯一可以對浮黎仙宗造成威脅的,竟是一支在此界歷史中屢次被剿滅,又屢次卷土重來的魔道宗門。
而且浮黎仙宗并不是沒有外界壓力,他們肩負守護人族之責,要時時刻刻防備四方疆域之外,虎視眈眈的妖族及兇物。
這就使得此界的掌權(quán)宗門,即使失去了天上的仙人監(jiān)督,也不會輕易腐化墮落,因為墮落就意味著滅亡。
此界劃分九州,仙宗位于中州之地,一處萬仞高山之上。
淵通界本就天地靈氣充沛,這浮黎仙山更是鐘天地之靈秀,山上多生琪花瑤草,赤芝古參;靈泉飛瀑點綴其間,還孕育了數(shù)種外界難得一見的祥瑞靈獸。
就連居于仙山附近的凡人,都因為得靈氣滋養(yǎng),壽數(shù)長達數(shù)百載。
凡間更有傳言,浮黎仙山是最接近天穹之地,唯有經(jīng)過此山,才能登上三十三天外,前往拜謁紫霄宮中的十二位仙人。
仙山風景雖好,但是對浮黎仙宗的人來說,卻是早就看慣的景致。
這一日,當代掌教玉德真人,與宗門內(nèi)數(shù)位真人漫步在觀星臺上。
這位皓首老者,身穿一襲道家鶴氅,長長的白須垂至胸前,面色紅潤,雙目明亮,看起來非常符合凡人對于山上老神仙“鶴發(fā)童顏”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