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旬后,乾元殿!
秋日和煦,無數(shù)面黑色龍旗在殿前的廣場上迎風招展。
昨日,大紀新帝登基,舉行了一場盛大的登基典禮,皇九子李昭陽終于擺脫太子身份,跟隨年號,稱“永興帝”。
這一年便是永興元年。
今日,是永興帝第一次以皇帝的身份上朝。
巨大的廣場上,百官靜立,隨著太監(jiān)站在臺階上,使出全身力氣,揮動三次鞭子。
啪!啪!啪!
鞭子在空氣中爆響。
聲音刺耳!
百官開始緩緩蠕動,有條不紊地排隊進入大殿。
一襲黑色冕服的永興帝端坐在龍椅上,雙目如刀!
太監(jiān)高呼:“跪!”
百官動作整齊劃一,齊刷刷下跪,額頭觸底: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永興帝看著殿中臣服在自己腳下的百官朝臣,只覺心潮彭拜,當真的稱帝以后,那種底氣才從骨子里,自內(nèi)而外的散發(fā)開來。
永興帝面色冷峻,微抬右手:
“眾卿平身!”
聞言,百官慢騰騰地起身,分列在兩側(cè)。
文官在左,武官在右,秩序井然。
只不過此時,文官一側(cè)為首的位置空著,那是宰相陳朝的位置。自從陳朝兩旬前在宮中遭遇刺殺,被人抬著回府之后就沒再露過面。
宰相府封閉大門,外人一概不見,只有少數(shù)的幾人準許探望,其中就包括兩部尚書,秦相如和嚴頌。
有人說陳朝傷重不治,不久就要一命嗚呼,也有人說陳朝在暗地里預(yù)謀了一場更大的陰謀,足以顛覆如今的朝局。
總之,京城朝局人心惶惶,百官寢食難安。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隨著老太監(jiān)慣例的開場白,百官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但最終還是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說話,正當永興帝以為自己登基的第一場朝會,就要這么輕松結(jié)束時,大殿門口忽然響起一道底氣十足的聲音:“臣,陳朝,有本要奏!”
拄著根拐杖,多日不見的宰相陳朝,身穿一襲燙金仙鶴紫袍,一瘸一拐地走進大殿。
跟隨他一起進來的,還有一只渾身長滿圓斑的梅花幼鹿。
一人一鹿的搭配,著實令人奇怪。
他還是來了。
坐在龍椅上的永興帝心里嘆了一聲。
眼睛微瞇,呼吸急促,情不自禁地緊張起來,不知道陳朝今日來要做什么。
陳朝今日上朝,總歸不會是什么好事。
陳朝牽著梅花鹿,慢慢走至大殿中央,秦相如見狀,強忍住自己不笑。
前幾日,相爺召他和嚴頌進府一敘,提出這個方法羞辱皇帝,二人驚的眼珠子都差點掉在地上。
不過不得不說,相爺這個辦法是極好的。
宰相陳朝有老皇帝的遺言,作為永興帝的亞父,不需行禮跪拜,更甚至上朝時還有自己專門的座位。
瞧見陳朝進殿,永興帝雖然不愿,但還是不得不親自下來迎接,請陳朝在一側(cè)的椅子上落座,“亞父重傷未愈,本不必來此的。”
看著身邊假惺惺的永興帝,陳朝微微頷首,將手中的梅花鹿交給永興帝手中,道:
“新皇登基,實乃我大紀之萬幸,臣怎有不來之理?”
“今日特來,賀陛下登基之喜,獻上一匹千里良駒,望陛下文治之外,也不要荒廢武功,方不負先皇托付?!?
此言一出,永興帝只覺自己呼吸一滯。
而后身子便是止不住地顫抖。
群臣看著那匹所謂的“神駒”,呼吸變得粗重幾分。
“宰相大人,這分明是一只鹿啊。”不知情,腦子還沒轉(zhuǎn)過彎的大臣出來不解地說道。
陳朝拄著拐杖,來到大殿中央,擺擺手:“此言差矣,我陳朝以為,這是一匹馬,絕世好馬!”
“是鹿!”
“馬!”
“就是鹿啊....”
“是馬!”
陳朝再次強調(diào),那名官員可算是反應(yīng)過來了,臉上汗珠直滾,連忙改口:“是馬,是下官老眼昏花了?!?
陳朝滿意點點頭,轉(zhuǎn)身看向年輕的永興帝,“陛下以為呢?此物是馬還是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