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了許久,李檀終于開口問道,“你打算答應他的請兵?“
“我就知道,你最懂我?!睓秤窨粗α?,笑得仿佛那春日游里的風流少年郎,那么俊逸的笑容,好像沒有一點愁心事。
李檀怎么不懂他,雍國公這樣串聯外國又野心勃勃的刺,他是一定要拔掉的,可雍國公在軍中根深蒂固,便是此前的牽制,也無法完全將他拔除。
如今之事,既埋著刀光劍影,也是釜底抽薪的機會,如若運轉得當,便能一勞永逸地將定王和雍國公全部根除。
李檀自然懂,比誰都懂,若是換了她,也絕不會放過這么好的機會的。
可正因為她懂櫝玉,懂戰(zhàn)事,懂朝局,此刻胸膛里的心臟才如遭遇重擊,一下下沉重地跳著。
“你要親征?”明明是開口的疑問,可語氣中已漏了一些藏不住的惶然。
櫝玉自然不會放虎歸山,他要走的這步大棋,必然要他自己親自坐鎮(zhèn)。
也許是她流露出來的那點心悸太過明顯,被櫝玉捕捉到了,他走到李檀跟前,靠近她,小心地伸出手,似乎怕她拒絕一樣,慢慢地牽起她冰涼的指尖。
櫝玉握著她的指,明明面上還是一派鎮(zhèn)定,手卻那么涼,櫝玉輕輕地吻了吻她的指尖,柔聲說道:“我知道,你不會攔我的?!?/p>
然后微微俯身,正視著她的眼眸,用盛滿了溫柔的目光浸著她。 “你會幫我的,我知道?!?/p>
李檀被他掌心的溫度熨燙著,仿佛從中汲取了些力量,掙扎著抽出手,不待他驚訝,覆上櫝玉的臉頰,回望著他,說道:“我答應你,一定守好這京城?!?/p>
話落時,她又成了曾經那個掌權多年、殺伐決斷的訓政太后。
本章的軍事方面參照的是明末與后金軍的摩擦。
清太祖努爾哈赤與明朝征戰(zhàn)多年,在寧遠城(今遼寧省興城市)遭到明督師袁崇煥所領明軍的頑強反擊,后金軍備受重創(chuàng)。戰(zhàn)無不勝的努爾哈赤至此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失利,且最終因傷而命喪黃泉。其繼承人皇太極登基不久即對寧遠城實施報復性進攻,但復遭慘敗。于是,皇太極調整了對明戰(zhàn)爭的策略,利用騎兵對明內地實行飄忽不定的奔襲戰(zhàn)。
清軍頻繁的入關奔襲戰(zhàn)削弱了明朝的實力,使后金的財富總量迅速增加,增強了后金與明作戰(zhàn)的經濟實力。
這里參考的是奔襲戰(zhàn)對明代國力的消耗以及對清軍實力的加強,史實中并沒有串通清軍的記載,為出于情節(jié)的戲劇化加工,請勿代入史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