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現(xiàn)在很茫然。
因為他沒死。
不僅沒死,皇帝還打算放了他。
皇帝似乎看出了他的疑問,道:“到底父子一場,我放了你也算是全了咱們的父子情義,從此你我兩不相欠、兩不相干、各自安好。”
太子更茫然了。
怎么可能會兩不相欠,至少他還欠著養(yǎng)育之恩。
太子看著皇帝,眼前浮現(xiàn)往事種種,他有很多話想說但他也知道今時今日他想說別人卻不一定想聽了,最終太子沉默許久,問了一個問題:
“你那時,為什么要那樣說?”
皇帝瞬間明白他想問的是什么,他沉默了一會,道:“既如此,我就最后給你講一個故事吧?!?/p>
太子的生母,也就是元后,是皇帝唯一真正愛過的女人。她出身高門,嫁著他十多年吃過苦受過罪,而他唯一能回報給她的就是登基后封她為后,且此生只她一個唯一的妻。
可皇帝愛她,卻更愛手中的權(quán)力,為此他納了不少女人入宮,其中不乏比元后出身還要好的高門貴女。
皇帝安撫元后,承諾她會是他唯一的妻子,只有他們的孩子能繼承皇位。
皇帝以為自己許下承諾就足夠了,卻忽落了人的情感并非三言兩語就能安撫的。當他寵信別的女人而她獨守空閨時她會多想,當別的女人生下孩子時她會多想,當聽他如何寵愛那些女人時……他的承諾并不能給她足夠的安全感,她開始慌了,也開始不信任皇帝了。
當他在變了的時候元后也在悄悄變了。
就和絕大多數(shù)女人一樣,元后并不恨自己的丈夫,她只恨丈夫的其他女人,包括她們的孩子。
她很多時候都在想,若是沒了她們,她和丈夫或許就能回到從前。
心頭瘋長的嫉恨一點點吞噬了她心里的溫順善良,加上有心人的挑撥,元后決心要除去這些礙眼的女人和孩子。
她等了很久,終于在永安十六年等到了一個絕佳的機會。
太后外出禮佛,皇帝帶著太子和韓憫出宮巡游,皇宮里正好就她地位最高可以肆意安排。
元后計劃里先除去那些孩子和他們的母親,再來就是沒有孩子的女人,冷宮里的毒婦也不能放過。至于韓憫以及出嫁的公主,那就再等一個機會,總之一個她也不想放過。
元后深知那些女人在防她,所以她要找一個她們不怎么防得住的人幫她。她尋來尋去,最終將主意打到自己的小兒子身上。
那時小皇子正是調(diào)皮的年紀,喜歡滿宮亂跑,但因備受皇帝和太后的寵愛無人敢管,也就漸漸成了個小霸王,比現(xiàn)在的韓憶有過之而無不及。
于是這日元后沒有攔著小皇子,將他放了出去,同時也讓他佩戴上了一個裝有藥粉的香囊。
這種藥會過幾日才發(fā)作,會讓人如患瘟疫,和瘟疫一樣會人傳人,但比瘟疫要厲害得多,且只有解藥可解。
元后想,自己給小皇子已經(jīng)喂過解藥了,也安排好了后手不會叫此事牽扯到自己身上,她只要安心等消息便可。
然而此刻她不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沒過幾日,小皇子死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