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蕭廷和顧寧是在壽康十四年認識的,當時蕭廷還是太子,不過十一二的年紀,因為自小身體孱弱,便被壽康帝送出皇宮,在歲(sui)園行宮靜養(yǎng),說是靜養(yǎng),其實就是圈起來保護。
盡管壽康帝派了重兵守衛(wèi),可蕭廷遇刺之事仍不間斷,甚至有愈演愈烈之態(tài),上將軍彌留之際,給蕭廷送來一隊二十人的心腹親衛(wèi),顧寧就在其中。
她不是陸家的子侄,是上將軍之子,蕭廷之舅陸釗的關門弟子,與一般護衛(wèi)不同的是,她還有另一層身份,是鎮(zhèn)國公顧啟明與一個通房婢女所生,自小被埋沒于國公府后院,五歲的時候,一次偶然的機會,讓陸釗發(fā)覺她根骨極佳,斷言她是武學奇才,主動向顧啟明要求收顧寧為徒。
顧寧在國公府只是個小小的庶女,又是通房所生,據(jù)聞她母親直到去世都未曾被顧啟明抬作妾,所以顧寧在國公府的地位可想而知,一個如婢女般卑賤的庶女,而那個時候的上將軍府乃是蕭國最頂級的煊赫門庭,上將軍府少將軍親口提議要收徒,國公府又怎會有異議,與其把她留在家中看著礙眼,不如用她聯(lián)絡將軍府的感情,所以當天就讓一個婆子替顧寧收拾了簡單行裝,送到將軍府去,這一待就是十三年。
十三年中,陸家五位少將軍相繼戰(zhàn)死,陸釗也在北境一役中勉強保住性命,卻將軍斷腿,此生再不能上戰(zhàn)場建功立業(yè)。顧寧雖不是將軍府出身,但自問與將軍府的人無異,看著將軍府從煊赫走向蕭條,陸家門庭寡敗,子侄離析,親友疏遠,顧寧亦不愿離棄,反而更加堅定的跟著陸釗出生入死。
上將軍離世的時候最大的心愿,就是太子平安登基。
顧寧第一天到歲園的時候,天下著暴雨,黑沉沉的,蕭廷沒有露面,只是在房間里透過雕花窗洞看了幾眼,顧寧站在隊伍最前面,暴雨中她穿著一身黑色窄袖長袍,出色的容貌讓她在人群中十分顯眼,她感覺相當靈敏,很精準的看向窗后的蕭廷,驚雷閃電之下她眼神桀驁,帶著少年意氣,整個人像一把初始鑄成的利刃,寒光四射,會絕凌厲。
蕭廷自幼身子弱,伺候的人把他當寶貝似的捧著,護著,連一點風都不讓他驚著,也不知是不是這個原因,蕭廷十一二歲的時候,個頭比同齡人要矮上半頭,身子骨特別脆弱,很容易得風寒,因此一年三百多天,他有兩百多天都是在喝藥,越喝藥身子越弱,脾氣越暴躁,陸釗覺得如果任由蕭廷身子繼續(xù)弱化下去,將來就算沒被刺客殺死,自己也可能病死。
當機立斷,以蕭廷舅舅的身份,勒令蕭廷必須學武,而陸釗腿腳越發(fā)不便,顧寧就成了蕭廷的護衛(wèi)兼代班師父,每日教蕭廷習武,強身健體,蕭廷隨顧寧練了大半年之后,孱弱的身體就有所好轉(zhuǎn),至少不會三天兩頭生病。
那時候蕭廷身邊最親近的也就那么幾個人,顧寧,徐峰,林戰(zhàn),薛恒,他們不管嫡庶,總歸都是世家出身,為保護蕭廷登基都做出了卓越貢獻。
與蕭廷身邊其他護衛(wèi)相比,顧寧是他半個師父,后來陰差陽錯成了太子妃,蕭廷登基,她也順理成章做了皇后,在顧寧眼中,蕭廷是個她從小看到大的孩子,可對蕭廷而言,她顧寧卻不是。
想到當時顧寧要自己練武時的情景,蕭廷剛閉上的雙眼再次睜開,看枕邊人睡的酣暢,兩腮粉嫩緋紅,一看就是睡舒服的樣子,偏偏自己久久難眠,不禁氣憤憤的一個翻身,整半個人都壓在顧寧身上,只聽顧寧悶哼一聲,被身上的壓力弄醒,跟蕭廷睡了好幾年,當然知道蕭廷的睡相特別差,在夢里被打到,被踢到那都是常事兒,像這種被壓到的情況已經(jīng)算是客氣了,而且蕭廷還有個臭毛病,給他手腳抬開,不用一會兒,他又會過來,除非一夜不睡,專跟他杠上,否則還是順其自然,聽之任之比較好。
稍稍象征性掙扎了兩下,顧寧也就認命了,閉上雙眼繼續(xù)睡去。
第二天,顧寧從睡夢中醒來,稍微動了動四肢就倒吸一口涼氣,骨頭都僵掉了,好不容易翻過身來,大大的呼吸兩口新鮮空氣,看著明黃暗金紋的承塵,顧寧感慨自己有一天死了,有八、九成的可能是被蕭廷給壓死的。
看來得找個時間好好的跟蕭廷說道說道,他自從十五歲開始,身子骨就跟被神仙點了似的,身量突飛猛漲,一兩年就長得比她高一個頭,單薄瘦弱的小身板在恢復練武之后,也變得健碩起來,要是小時候的蕭廷,隨便他怎么壓,對顧寧都沒什么影響,可現(xiàn)在不同,那壓下來的分量不亞于泰山壓頂。
不過,顧寧轉(zhuǎn)念一想。
自己馬上都不用做皇后了,自然也就沒幾天跟蕭廷同床共枕日子了,說與不說分別不大,等顧嫣然一進宮,晚上□□的任務自然就落到她身上,也要讓她好好的體驗體驗當皇后的不容易,想著顧嫣然那風吹就倒紙片兒人似的小身板兒,顧寧不厚道的笑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