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荀在郾城縣這兒當(dāng)了五年的縣令,雖初時多遭百姓叱罵,得知他要離開郾城縣時,來送行的百姓還是圍了三四里地。
郾城縣可不再是當(dāng)初那個中原腹地連名都稱不上的小城了,許州下轄四縣,沒一處能比得上它,每日往來客商、行船不絕。
喜鵲是個聰明人,她得龐六兒喜歡,但鄭荀其實并不樂意龐六兒與她太過親密,因著鄭荀的性子,也跟當(dāng)年那賣身契有關(guān)。
賣身契在鄭荀手中,她伺候的卻是龐六兒,無論從哪處來說,喜鵲無論怎么選擇,在鄭荀看來都是背主。
他給人挖了個坑,卻不給人上岸的機(jī)會,況在他看來喜鵲如今已是走了天大的好運。
所以當(dāng)龐六兒說起去京城時,喜鵲拒絕了。
“六兒姐,你看你把宅子留給了我,有我在這兒,也好幫你看著這處的生意?!?/p>
龐六兒在石磨村有好幾間鋪子的。
六兒沒強(qiáng)求喜鵲。
她在郾城縣待了七年多,剛來時,元兒才丁點兒大,月姐兒、平哥兒都出生在這,前兩月離開大寨村時,她心中只有如釋重負(fù),這會兒卻是不舍起來。
她以為自己會一輩子呆在這的。
“六兒,我和孩子還陪著你呢,孩子們都是好的,如今元兒尚不足八歲,待他十四入國子監(jiān),總要去京城的?!编嵻鲗χ?,他沒說什么還會回來之類的話,他對此心知肚明,這處非故土非祖籍,哪有再回來的道理。
六兒不知國子監(jiān)最重官品門第,非三品官員子女不收,鄭大人如今不過堪堪五品下,哪來這樣的底氣。
龐六兒扭頭看鄭荀,男人數(shù)年如一日溫和地可能她,她良久低低應(yīng)了聲。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