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理便就是鄭荀如今舉人功名在身,黃損當(dāng)也不必對他如此客氣,黃損是莊戶子弟,天佑十年三甲五十六名。
有資歷無門路,黃損自己在縣令這位置上磨搓了二十年。
但這鄭荀卻有些特別。
黃損作為當(dāng)?shù)匾豢h之主,自是翻閱過鄭荀戶籍。
鄭家祖上乃衣冠士族,只鄭廣元這一嫡支,當(dāng)年因跟隨蕭珒(追謚號文忠皇帝)而得罪太宗帝,被貶至此,三代不得為官。
到鄭荀這正好是第四代。
如今的熙和帝并非天佑帝親子,而是自宗親中過繼而來,算來恰是當(dāng)初那位蕭珒的玄孫輩。
熙和三年,熙和帝追封蕭珒?yōu)槲闹一实邸?/p>
這是帝王的心思,同時也是鄭荀的機(jī)緣。
黃損清楚,鄭荀此去,怕再不是小小的真定縣能容下他。
只沒想到,鄭荀倒是個念情分的,待那鄉(xiāng)婦還有幾分真意,那婦人顏色不錯,以后納作個妾室,侍奉枕席也未嘗不可。
黃損將鄭荀的話放在心上,隔了兩天就讓人去了趟大寨村。
沒想到衙役回來報,龐六兒并不在那處。
龐六兒送走鄭荀當(dāng)晚,屋子里油燈一夜未滅。
鄭荀走了,家里又只剩她一人,這場景似乎跟上輩子并沒甚區(qū)別。
上輩子雖然兩人因著鄭荀入贅的事鬧得有些不愉快,龐六兒叱罵鄭荀忘恩負(fù)義,只是鄭荀性子溫和,全由著她,后來他走時兩人也是如膠似漆。
龐六兒日日在家焚香,希望他能高中。
不過三四月后,官府衙門里媒氏忽帶著幾個鄉(xiāng)親上門,俱是替鄭荀作證的,當(dāng)年龐青山如何脅迫鄭荀做了上門婿。
本章未完,點(diǎn)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