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已登基許久,子嗣乃國之大事,陛下雖寵愛皇后娘娘一人,也需早日誕下皇子啊,還請陛下納妃,充盈后宮,以為我大周開枝散葉?!?/p>
“是啊,陛下?!?/p>
“請陛下充盈后宮?!?/p>
景燚冷眼看著下面的人一唱一和,呵,自己這個君王倒是被他們拿捏著,景燚在心中冷笑。
“朕倒是不知,何時朕的家事各位愛卿也這般關(guān)心了?”
先前嚷嚷著的大臣聞言都不作聲了,這位新君還未繼位前他們都是有所耳聞的,能將前太子拉下來,坐上這個位置的,當(dāng)然也是不容小覷。
何況,這位新君繼位以來常常喜怒不形于色,著實(shí)令人捉摸不透,這會兒甫一聽到如此冷的一句話,不禁都被怔住了。
于是大家便都選擇不吱聲,景燚瞥了一眼方才上奏的大臣,見他們都不說話了,這才冷冷的一字一頓地開口了,帶著些警告的意味。
“朕既是君王,家事還是可自己做主的,各位愛卿說可對?”
話畢,殿內(nèi)的人都沒了聲音,眾人都知道,皇上這是發(fā)怒了。
少傾,周顯首當(dāng)其沖站了出來,不卑不亢地道:“臣以為陛下所言極是?!?/p>
接著又有幾個人站了出來附和道:“臣附議。”
“臣也附議。”
景燚見狀面色這才逐漸緩和了下來,道:“既然如此,納妃之事便休要再提,否則便自行領(lǐng)罰去吧?!?/p>
“是,陛下?!?/p>
從此以后,朝堂之上,便再也沒有人敢提及充盈后宮之事,都怕一不小心便觸怒了這位新帝。
下了朝,議事閣內(nèi)站著兩個人,正是方才在大殿之上上奏納妃的王洵,以及站在皇上這邊的周顯。
這時,景燚從內(nèi)殿出來了,王洵和周顯見狀便施禮道:“參見皇上?!?/p>
景燚抬了抬手,道:“兩位愛卿快快請起,賜座?!?/p>
待他們坐下后,景燚這才笑著對王洵道:“方才多謝王大人配合朕演了這么一出戲?!?/p>
王洵忙拱手道:“陛下言重了,能為陛下分憂是我等的榮幸?!?/p>
景燚早就想借機(jī)警示一下朝中的那些老頑固了,于是才想了這么一個辦法,請了王洵和周顯配合自己演了那么一場戲,也算是解決了這個隱患。
半個時辰后,王洵和周顯從議事閣出來了,兩人邊走邊閑聊著。
王洵道:“陛下為了皇后娘娘也算是煞費(fèi)苦心了?!?/p>
周顯亦道:“陛下是個重情義的主子。”
王洵算是聽出來了,周顯話里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了,意思便是說正是因?yàn)榫盃D是個重情重義的人,自己才會如此效忠于他。
王洵頗為認(rèn)真地看了周顯一眼,想到了先前自家女兒看這位后生的眼神,而后便笑了下,道:“不知可否邀周大人過府一聚?”
周顯聞言有些意外,朝中誰人不知王洵王大人從不與旁人有過多的牽扯,今日是怎么了?竟然主動邀請自己過府?
周顯自然沒有什么好拒絕的,便笑著應(yīng)承道:“那便叨擾王大人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