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馬薇在店里幫忙,李鳳梅和劉芬總算能時不時偷偷懶……盡管因為送皮帶和錢包的促銷活動,這幾天店里的生意挺好,她倆也不讓夏曉蘭去幫忙,馬薇別的不懂,手腳勤快這點還不錯。
夏曉蘭想了想,干脆回了一趟安慶縣。
過完年快兩個月,她還沒去過學(xué)校。說去就去,反正有自行車挺方便。夏曉蘭到了縣一中門口,首先發(fā)現(xiàn)黃嫂快餐的變化。一間店面擴(kuò)張成了兩間,現(xiàn)在是上午9點左右,吃早餐的高峰期已過,黃嫂的店里依然每張桌子都有客,只是沒坐滿。
“曉蘭,吃了沒?”
黃嫂的婆婆先看到夏曉蘭,老人家把她往店里拉。
黃嫂全家都挺感激夏曉蘭的,夏曉蘭出主意,又教黃嫂做“蓋澆”,這東西簡簡單單,卻是安慶縣的第一家。生意越好,黃嫂家越能惦記夏曉蘭的恩情。
世上有壞人,卻也不是個個都是忘恩負(fù)義的白眼狼。
特別是黃嫂快餐生意好了,夏曉蘭依然沒有挾恩圖報,雙方的關(guān)系自然能長久和睦。
“大娘,我吃過早飯出門兒的。”
“吃了也再吃點!大早上的,騎車也使力氣,給你煮碗清湯面吧!”
黃嫂在灶臺前操作,不由分說就把面仍在了鍋里。夏曉蘭的習(xí)慣和別人不太一樣,早飯喜歡的是清淡,黃嫂都記著,夏曉蘭也覺得心里暖呼呼。是啊,“蓋澆”是夏曉蘭教的,卻也不是純粹為了幫忙,主要目的是要給‘張記’找麻煩……夏曉蘭是不求回報,黃嫂能惦記她,夏曉蘭依然會感到開心。
坐下來,夏曉蘭才發(fā)現(xiàn)對面的張記沒開門。
“大娘,張記咋了?”
黃嫂婆婆還沒說話,黃嫂把一碗加了荷包蛋的骨頭湯面端上來。
“你先吃,吃完了我慢慢和你講。”
奶白色濃稠的湯汁,恰到好處的勁道面條,淡淡的胡椒味兒,面條旁邊是兩個荷包蛋,金黃色的蛋黃呈半凝固狀態(tài),是糖心荷包蛋……夏曉蘭吃了幾筷子,面條下還另有玄機(jī),藏著半只燉的軟爛的豬腳。
“嬸子,這哪里清淡了?”
不放辣椒就叫清淡?。糠置魇且煌氪笕澋拿?。
“吃你的,你們這些要念書的學(xué)生,就該好好補(bǔ)一補(bǔ),學(xué)習(xí)太費腦子!”
一中的學(xué)生們?yōu)樯稅蹃睃S嫂快餐,開始是跟風(fēng),后來發(fā)現(xiàn)同樣是吃蓋澆飯,他們的那份“蓋澆”似乎要比其他客人多一點。黃嫂看似一勺子不偏不倚,卻深諳了食堂阿姨打菜的風(fēng)格,同樣的錢,一中學(xué)生盤子里肉就要多兩塊。
有眼尖的客人提出反對意見,黃嫂說學(xué)生們念書用腦子辛苦,多吃兩塊肉咋啦?
倒把客人鬧個大紅臉。
黃嫂這樣的舉動,很快贏得了一中學(xué)生們擁護(hù)。一邊是對“張記”的惡劣評價,一邊是黃嫂做好人,一中的師生們自然會選擇黃嫂快餐。
夏曉蘭把一碗面吃完,黃嫂才講起對面張記的事。
“原來你大伯兩口子開店是瞞著家里,過完年他們家生意變差不少,就把在店里吃閑飯的那女娃給辭掉……然后夏家人全都知道張記的老板是誰,就夏家那個老婆子多么潑啊,攛掇著你大伯兩口子干架……一會兒是夏家人來鬧,張家人也來幫忙,兩家在張記打了好幾次架,店里的東西都砸光,我看張記的生意是做不下去了?!?/p>
黃嫂知道的多清楚啊。
都在她眼皮子下發(fā)生的事,張翠被打得鼻青臉腫牽著兒子回縣里,娘家兄弟還靠她養(yǎng)呢,肯定要替張翠出頭。張家找夏長征算賬,夏長征被搞個措手不及。
他倒是想得好,還以為是兩口子配合“演戲”,堵住夏老太要搬進(jìn)城的想法——挨打的又不是夏長征,他想的太理所當(dāng)然,張翠進(jìn)城比夏長征要早,整天被夏子毓灌輸一些思想,她可不是從前那個忍氣吞聲的鄉(xiāng)下女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