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2:生意異常
季雅帶著汪明明在王府井量尺寸,原本要開一瓶美國帶回來的紅酒,汪明明說不如留到慶功宴再喝,季雅也覺得有道理。
與此同時,夏曉蘭回到了什剎海家里。
劉芬剛從店里回來,本來她要開車去接夏曉蘭的,被夏曉蘭給拒絕了。
現(xiàn)在想想幸好沒去,免得看見季雅鬧心的很。
“曉蘭,你回來了?我今天又去看了一天店鋪,這才幾個月時間,京城的店鋪租金漲的好快!”
銀行的貸款還了,夏曉蘭也從南海酒店的裝修中賺了幾十萬,現(xiàn)在“藍鳳凰”不用給夏曉蘭的其他生意供血,才能開新的分店。
夏曉蘭和劉芬談過,一只羊是趕,一群羊同樣是趕,今年的目標既然是把分店開夠五家,那就不要第四家弄了再弄第五家,裝修都麻煩!
夏曉蘭說一次性找兩家店面,一起裝修,到時候一起鋪貨。
劉芬這些天就在到處看店面,如今有好幾個候選的,她猶豫不決。
聽到她說店鋪租金漲的很快,夏曉蘭也不奇怪:“今年的形勢和去年不同,這都11月份,您信不信到了86年租金又會上漲,世上的聰明人可不止我們,越來越多人看到干個體戶能賺錢,租房子的人多了,租金自然上漲啦?!?/p>
劉芬深有感觸,街上擺攤的人多了,租不起店面的人就自己在民房里縫制衣服,自己進貨拿布料,自己用縫紉機做出衣服,然后叫家人拿上街擺攤。多以北上的浙省人居多,聽說木樨園那邊住了上萬的浙省人,拖家?guī)Э?,師傅教徒弟,一個村一個村的在京城做服裝生意。
劉芬想起都有壓力。
越來越多的人指望著“服裝”賺錢,藍鳳凰不可能永遠是一枝獨秀。
浙省人豈止會占領(lǐng)京城服裝市場,趁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浙省、閩省兩地很多人外出經(jīng)商,兩省商人后來在全國稱王稱霸也不奇怪,誰叫人家膽子大肯吃苦,早早就完成了資本積累。
夏曉蘭不是要和歷史趨勢作對,她的對手不是浙商和閩商,那些人現(xiàn)在還拖家?guī)Э跀[攤積累第一桶金,夏曉蘭如今手里的現(xiàn)金就捏著好幾十萬,還有三家服裝店,已經(jīng)走到了很多人的前面!
地攤上的服裝,針對的是一部分消費者,有正規(guī)店面的服裝,針對的是經(jīng)濟條件更好的一部分消費者。
別看‘藍鳳凰’不是啥奢侈品,而是從羊城批發(fā)回來的雜牌衣服,但‘藍鳳凰’的顧客肯定是85年的有錢人!這些有錢人來‘藍鳳凰’買衣服,不是為了結(jié)實耐穿和便宜,而是想和別人穿的不一樣,想要在國營商店買不到的款式。
夏曉蘭和劉芬將消費者定位,劉芬聽得挺認真。
每回夏曉蘭要講什么,都是結(jié)合遇到的情況講的,劉芬自己搞懂了才能冷靜判斷和處理。
“你說得對,我們賣自己的風格,不要去管別人賣什么。除了租金貴,幾家店面都還行,你也幫忙選下。對了,你說露娜是不是要上廣告了,小陳請了春晚上唱歌的那個汪明明對嗎?”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