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不同意去美國
滿院子都是人。
院子里坐不下,桌子還擺到了街上,反正于奶奶的房子也臨街。
夏曉蘭三人一回來,就被請到了屋里。
徐仲易哪有空去應(yīng)酬那些街坊,他還要躲著叫他投資的領(lǐng)導(dǎo)。
對夏曉蘭和劉芬,他是有事相求!
“老太太年紀(jì)大了,不愿意動彈,也不愿意改變現(xiàn)在的生活方式,我還是希望她能去美國的,那里有更好的醫(yī)療條件,但我一提這個話頭,就——”
就差點又被拐杖敲一頓。
那根拐杖不是用來幫助走路的,而是用來施行家法的。
沒找到徐仲易時,于奶奶心心念念都是他。
真把兒子找回來,于奶奶又橫豎看他不順眼了。
“接于大娘去美國?”
劉芬第一個舍不得。
天下無不散之宴席,她們母女和于奶奶也就是租客和房東的關(guān)系。一開始,是母女倆租于奶奶的房子,后來,是于奶奶租她們在京城的四合院…不知何時,彼此的關(guān)系模糊了界線,相處出深厚的感情了,徐仲易說要把于奶奶接走。
劉芬能怎么辦?
感情再好,那也是徐仲易的母親,而不是她的,分別20年才母子團(tuán)聚,劉芬能說不讓徐仲易接走么!
但她,真的舍不得于奶奶。
徐仲易還讓她去勸,劉芬都難受的說不出話來。
夏曉蘭一看親媽的表情還有啥不懂的。
馬上把于奶奶接去美國,是不是太倉促了。
“徐叔,您還是給于奶奶一個適應(yīng)時間吧,不是要在商都蓋一座博物館,這個肯定不僅是只出錢,你們在商都也要來回跑的,讓于奶奶去美國不要那么著急。還有,為什么一定要是美國呢,香港不行么?”
于奶奶是很潮的。
語言關(guān)不是問題,那老太太抗拒去美國,就是不想跑那么遠(yuǎn)唄。
夏曉蘭覺得折中一下,在香港也不錯。
醫(yī)療跟得上,徐仲易也能照顧到。
哪知徐仲易卻堅決搖頭,“不能是香港,彈丸之地,毫無隱私可言。一舉一動都在別人眼皮子下,把老太太送去香港,那就是我的軟肋。”
他現(xiàn)在有資格用自己的真名了。
但他還暫時不能擺脫“邱爺”這個身份,就算慢慢脫離,也得花幾年的時間…何況徐仲易并不想脫離,倒賣古董不是啥特別光彩的營生,可人一旦嘗試過權(quán)勢,很難徹底放手。
徐仲易也不是圣人。
叫他到如今再兩手空空,著實沒有安全感。
徐仲易曾拿杜兆輝的“軟肋”讓對方心甘情愿幫忙,他也怕自己被別人抓住軟肋。不僅是于奶奶,徐長樂、蒂娜,他都不會允許他們長時間待在香港!
這就很難辦了,夏曉蘭見他態(tài)度堅決,只能答應(yīng)和于奶奶談?wù)劇?/p>
于奶奶是否同意,夏曉蘭可沒把握: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