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也要去伊薩卡嗎?美國的交通法規(guī)是很嚴(yán)的……”
“不,ie,他們不是去康奈爾大學(xué)?!?/p>
溫曼妮馬上把夏曉蘭的行李塞進(jìn)了后備箱,一關(guān)車門車子就絕塵而去。
夏曉蘭只來得及沖同伴們揮揮手,連人帶車都不見了。
雷厲風(fēng)行,也叫韓瑾等人措手不及。
韓瑾也沒料到,夏曉蘭在美國人頭這么熟,飛機(jī)剛落地就有人來接走。
看另外兩個學(xué)生面有異色,韓瑾笑道:“和夏同學(xué)無關(guān),美國這邊的人就挺冷漠,不過我們稍微等一下,也有熟人來接我,等見到熟人,我看看他是否方便送你倆到目的地,再不濟(jì)也要打聽清楚怎么坐車。”
兩人紛紛向韓瑾道謝。
能出來的英語都不錯,但真正要和外國人對話,在人生地不熟的美國,他們還是有點發(fā)怵。
過了一會兒,真有車來接韓瑾,韓瑾說是她家里認(rèn)識的人,對方和溫曼妮不同,對韓瑾有問必答,十分熱情把兩個男生送到了目的地。
最后才將韓瑾和陳慶送到學(xué)校,跑前跑后幫忙辦手續(xù)。
臨走之前,交給韓瑾一個信封:
“這是你爸爸托我給你的,你在學(xué)校要是有什么難處,都能告訴我?!?/p>
“謝謝秦叔叔!”
這個難處,顯然是指錢不夠用的情況咯。
這位秦叔叔交給韓瑾的信封里是花花綠綠的美元,足足有2000美元。
對美國學(xué)生來說也不是一筆小錢,好多人還靠貸款才能上大學(xué)呢!韓瑾和陳慶是公費出國,學(xué)費、機(jī)票都由國家出,還有一定生活費補(bǔ)助,如果節(jié)約一點,完全是能生活下去的。
陳慶出國,他那位得了夏曉蘭讓出去油渣生意的叔叔,贊助了3000塊錢,陳旺達(dá)給了1000塊,他父母掏了2000塊,湊了6000塊錢給他。
這筆錢拿去黑市上兌換成美元,連1000美元都湊不到。
然而這已經(jīng)是陳慶能在美國額外花銷的所有錢。
比起韓瑾爸爸托人帶的2000美元,陳慶和韓瑾的家境差距可見一斑——更何況,是韓家出力,給陳慶和韓瑾弄到了公費出國的名額,還是排名并不差的紐約大學(xué),這份人情陳慶可欠的大了,這也是陳慶在韓瑾面前說不起硬話的原因!
韓瑾把信封揣好,打量著校園,露出滿意的表情。
她伸手挽住陳慶胳膊,陳慶身體僵硬,韓瑾將他身體掰過來:
“怎么了?這里又不是國內(nèi),戀人之前親密一點很正常吧!”
挽手算什么呀,校園里還有更親密的。
校園情侶們躺在草坪上,時不時來個熱吻,誰也不會說什么。
陳慶把她手放下,“這里是美國,但我們還是華人?!?/p>
韓瑾笑容一收:“你一定是生氣了,就是因為我多問了夏曉蘭幾句?我就是對她很好奇而已,陳慶,你可別忘了我才是你對象。”
韓瑾重新把手挽上,這次陳慶沒再抽脫。
韓瑾也見好就收,和陳慶把校園逛了個遍。
這邊韓瑾和陳慶辦完了手續(xù),溫曼妮載著夏曉蘭還奔馳在公路上,伊薩卡鎮(zhèn)遙遙在望,浪漫詩人徐志摩稱伊莎卡是“伊的家”,毗鄰五指湖區(qū)之一的卡尤加湖畔,是夏曉蘭未來一年要學(xué)習(xí)生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