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第二卷?三十一
季玖判斷的沒有錯誤,一開始的匈奴軍,是急于求成的,所以頭一個月里大大小小的攻堅戰(zhàn),隔兩天就有一場。季玖樂于看到這種局面,如不是知道不可能,他巴不得這些敵軍都傻呵呵的往城墻上撞個頭破血流才好。他的將士,這些年僅長弓手,就練出八千。雖不能個個百步穿楊,但在守城戰(zhàn)中,是長弓手們最大發(fā)揮的戰(zhàn)場。更不論長槍兵,特制加長的槍柄,對付攻城的敵人,以一挑十。
所以匈奴一旦停下,季玖就會讓人去騷擾騷擾,希望能引得他們來打。
說到底,這場戰(zhàn)看似他被動守城,事實上最想要打的,還是他。
但隨著仗時拉長,匈奴人也敏銳的嗅到了圈套的味道。硬拼是不劃算的,況且,城里的統(tǒng)帥,不打算與他們硬拼,只想消耗他們。一旦察覺到這點,匈奴軍隊退至五十里,筑營扎寨,再謀戰(zhàn)局。
季玖看著他們撤退,又聽探子們的回報,只皺了皺眉頭,卻什么也沒說。
軍馬休整著,季玖也暫時無事可做,每天四處晃蕩,一會去馬廄,一會又去了草料場。更過分的,他居然鉆進(jìn)了草垛,睡了一天。
將領(lǐng)們四處尋覓,都找不見他的身影,只有沈玨嗅著味道,一路找到草料場,又在摞的高高的草垛里,扒出了睡得死成死沉的大將軍。
沈玨知道他累的很,看著沒事,只是看起來如此而已,眼下的青紫騙不了人。也就持著劍,坐到另一垛草料上,守著他。
季玖睡醒了,就知道沈玨在身邊。眼也沒睜開,扒了扒周圍的草料蓋在自己身上,權(quán)當(dāng)一床被子,而后一動不動。似乎是在發(fā)怔,但因為他是閉著眼,所以沈玨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良久,才聽季玖問:“申海是什么來歷?”
沈玨沒想到他會問申海,支支吾吾的,不知道當(dāng)說不當(dāng)說。季玖卻眼皮都沒動一下,直接拋出了一個自己推測的答案,“沈家后人?”
沈玨覺得自己腦門上都出了冷汗。抹了一下額頭,沈玨道:“是?!?/p>
季玖說:“說來聽聽?!?/p>
沈玨就說了。
申海曾祖母,原是伺候沈清軒的丫頭,自從沈清軒與伊墨的事傳出去,另外兩個丫頭就不愿意留下來伺候了,覺得腌臜,又怕伊墨是妖,吃她們。原本沈清軒院里就只留了三個丫頭,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這一走,就只剩一個小丫頭,那年才十三歲。丫頭叫清屏,沈清軒說要是害怕她也可以走,去賬房拿十兩銀子回家。清屏卻不愿意走,就留了下來。忠心耿耿的伺候著沈清軒,和當(dāng)時還幼小的沈玨。
后來沈清軒沒了,沈玨被伊墨帶走,丫頭就一個人守著空院子,每天照常打掃收拾。沈玨的叔叔,沈禎回家了,見她忠貞又溫善,長的也算不差,也不在意她年紀(jì)大了,將她收了房。清屏成了妾室,生了兩個孩子,都是男孩。
后來沈家遭難,伊墨救了他們,沈家改姓了申。
這申海,就是清屏的曾孫。因為清屏從小伺候沈清軒,所以這里面許多事,她都是知曉的。雖然沈家沒了,她也常常將這些事當(dāng)故事,說給自己的兒孫聽,兒孫娶了媳婦,她又說給兒孫媳婦聽。直到七十三歲老死,才不再念叨她曾經(jīng)伺候過這樣兩個人,一個人,一個妖,都是男子,卻那么好。
申海自幼就知自己該姓沈,祖上也有風(fēng)光,所以立誓要為沈家洗冤,光耀門楣。這才萬般施展手段,成了皇帝的心腹謀士。
季玖不言,許久方道:“皇上知道嗎?”
沈玨說:“知道。”
“以后離申海遠(yuǎn)點?!奔揪琳f。
“為什么?”
季玖這才睜開眼,帶著一頭雜草坐起身,一邊收拾著自己,一邊道:“此人心思太重,皇帝用他,卻不會信他,更不會成全他。所以這輩子,他是沒有替沈家沉冤昭雪的可能了。你要有心,就提醒他,讓他后人也入仕,他這輩子完不成的心愿,或許皇帝會讓他的后人完成。”
沈玨不答。
季玖見狀就笑了一聲:“你想說什么?問我為何不幫是不是?實話說,我?guī)筒簧纤;噬先羰遣恢浪牡准?xì),我尚且能添些助力,皇上已經(jīng)知道他接近自己是為洗冤的,我就幫不上了?!?/p>
說著季玖站起身,系好斗篷,往軍營方向去了。還有一些話季玖沒說,也不打算說。
要知沈家之所以會滿門抄斬,無外乎,是宮中皇子們爭奪帝位下的犧牲品。而當(dāng)今圣上,也同樣誕生與皇權(quán)的爭奪戰(zhàn)里。
這是皇帝的心病?;实鄄粫榱藚^(qū)區(qū)一個申海,就將自己心中癥結(jié)擺出來,再一次亮給天下人看。
所以,申海的目的很難達(dá)到。但只要他堅持不懈,也許,下一位皇帝,能替沈家平反。
要知當(dāng)今圣上,只有一位皇子,即太子。
這些事,或許將來皇帝會自己和沈玨說,但那個時候,一定是,帝王動心,肯信賴他了的時候?,F(xiàn)在,還不會。
季玖不再操心沈玨的事,沈玨與皇帝的風(fēng)流韻事,與他有何相干呢?既然兩廂情愿,將來如何,聽天由命吧。
冬天還沒過去,城下與城上,攻防雙方大軍對峙。
城下有兵卒叫陣,伴隨著號角助威,破口大罵,罵守城官兵縮頭烏龜,只會躲在城里,不敢出來殺一場。
城上有兵卒回應(yīng),伴隨著擂鼓助威,亦大罵還擊,罵他們言而無信,說過年時進(jìn)城,到現(xiàn)在還縮在城外不敢進(jìn)來。
口水仗也是戰(zhàn),雙方將領(lǐng)都知道兵士需要鼓舞,罵戰(zhàn)也不可小覷。許是知道這是一場惡戰(zhàn),雙方統(tǒng)帥,都表現(xiàn)的非常心平氣和。
就這么著,要過年了。
于是城上罵戰(zhàn)的有了新詞,說渴不渴,餓不餓,想不想吃我們漢人的餃子,雞蛋的皮,金燦燦,豬肉大蔥的餡,香噴噴。還有陳年佳釀,喝得那個美啊,一閉眼看到的都是俏娘們。
詞一說完,守城官兵全部笑噴了,有性子活潑的,頓時扯起嗓子來,唱起了葷曲。曲子里都是哥啊姐啊,俏妹妹,軟姑娘。
年還沒過,他們先歡騰起來了。原先罵戰(zhàn)的只一個人,扯著嗓子上下對罵,后來一個人就壓不住了,城樓上的人都在罵。匈奴人也壓不住脾氣,沖上去十幾個,幫著罵,卻因為不通漢語,罵的都聽不懂,一時間城上城下,都是活蹦亂跳,手舞足蹈。
季玖聽他們罵的熱鬧,走到城樓上去觀“戰(zhàn)”,卻因為在匈奴兩年,聽得懂一些匈奴話,在對方一句咒及先人的話里,季玖取了自己的鐵弓來,玄黑烏鐵打制,重三十斤。季玖拉開弓,羽箭上弦,瞇起眼,飛矢流星般破開氣流,呼嘯一般,穿透那人聒噪不休的咽喉。
旁邊守城將士先是一愣,繼而高聲歡呼起來,先時歡呼聲還亂著,慢慢的整齊劃一,迭聲喊著:威武!
成千上萬的將士一起呼喊,那一瞬,地動山搖!
匈奴軍中罵陣的數(shù)十人,匆匆抬著同伴的尸體離去。
匈奴依舊沒有再攻城。
大年三十晚上,季玖運(yùn)了十幾車酒來,平分給了這幾萬兵士,一人一盞剛剛好,再多就沒有了。
營中的軍士們排著隊,挨個飲了自己的一盞熱酒,季玖又將酒送到了城上,還是每人一盞。從頭到尾,也只有一句話:仗打完了,讓皇帝賞酒,大家喝個夠。但今夜,只能飲一盞。
季玖自己回到屋中,伴著遠(yuǎn)處飄來的爆竹聲,取出一支酒葫蘆,里面是那人送的春酒,四十年的陳釀,以他的酒量,也會醉。
他飲了一口,含在口中,卻沒有急于吞咽,只是含著,將涼酒含到溫?zé)?,才緩緩咽下去。是甘甜的,卻又泛著苦。
他舍不得喝,只飲了兩口,就停下了。
他要留著,直到自己該做的事做完,再痛痛快快醉一場,就可以長醉不醒。
一個冬天的對峙,變成了一場僵局。年后開春,依然如故。
季玖坐在城樓的臺階上,明顯心事重重,沈玨過去詢問,季玖卻沒頭沒腦的說了一句:“不太對?!眳s又不說哪里不太對。
太安靜了。
這樣的安靜不是季玖想要的,也不該是匈奴軍的作風(fēng)。自古以來,歷朝歷代都有將軍出兵試圖剿伐,卻大多無功而返。因為那是一個游牧民族,打得過便打,打不過就走。不需要種田養(yǎng)桑,沒有任何拖累。只需有水草肥美之地,就可以合家遷徙。
季玖一動不動的坐著,不知在想些什么。
沈玨站了一會,也坐在他的身邊,望著城上將士,等了會道:“將軍想到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