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空來阿婆家,阿婆給你煮雙澆蓋面,你小時候可喜歡吃了。”
這情景讓林微云一秒回
到小時候,不禁招了招手,揚起乖巧的笑容。
“謝謝顧阿婆,我吃過啦,明早再去看您哈~”
吳儂軟語的蘇城話,就如同這條澄澈很是軟糯清甜,說出來連帶著她沉寂的心,也溫柔了許多,鼻尖泛著些微苦澀。
大概是這種久違的關(guān)照,令她有些受寵若驚。
自八年前父親出事后,她一個人在外求學,甚少回老家,陳女士與父親離婚后也早已改嫁,只在父親葬禮那一次回來過,后來搬去了北市有了新的生活,便再沒有回來。
老林家自此只剩她林微云一人,每年也就父親忌日和過年會回來一趟。
再后來,一個人的年夜飯多少有點悲涼。
她過年也不再回來了。
這次若不是孟其姝要來打卡,她也不知道自己能在家留多久。
不是不喜歡家,只是這個水墨丹青一般美妙的地方,早已沒了待她歸來的家人。 ↑↑南溪鎮(zhèn)從來都是江南的富庶之地,如今更是非比尋常,因為這里流傳了上千年的古文化遺址和技藝,前幾年被評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還有不少技藝選入國家非遺名錄。
林微云甚至靠著村里每年的分紅,上完了高中和大學,除了林家老宅,這算是父親留給她最豐厚的遺產(chǎn)。
船靠岸,林微云上了碼頭,往上林村走去。
此時天色漸晚,她背著龐大的琵琶盒,一手撐著傘,一手拉著行李箱,穿梭于青磚黛瓦之間,高跟鞋“噠噠”敲在光滑翠綠的青石板上,別有一番心情。
三月的荷花塘寂靜無聲,不似古鎮(zhèn)中心南溪河道兩岸風光,這里幾乎無人問津,只有本地幾戶人家住著,其他幾家都搬去了河兩岸,開著小賣鋪做些小本生意。
雖然她們老林家沒有人在,門前的風景依舊,干凈清雅,荷塘邊的柳樹裊裊如美人腰,隨風招搖,多了幾分生氣。
更令人驚訝的是,她家門前的青石小路,不知什么時候修成了平整的柏油路,十米一桿路燈,繞著荷塘,通往南溪鎮(zhèn)的另一個出口。
待走近了,林微云才發(fā)現(xiàn)隔壁鄰居家已經(jīng)建成了,一整座庭院擴大了好幾倍,看著特別大氣闊綽,一堵灰白圍墻,頗為神秘。
這座園林去年就好像已經(jīng)開建了,要不是門口停著兩輛黑色轎車,她還以為是新建的景點。
兩家相隔不過一百米,放眼望去,在這棟豪華蘇式園林別墅的映襯下,她老林家就像風雨飄搖中,破敗荒蕪的老破小。
林微云只小時候聽父親提過,那一家姓吳,很久很久之前就舉家北遷了,這些年都未曾回來過,印象里那里曾經(jīng)也和她家一樣破舊,如今煥然一新成了大別墅,大概是子孫后代發(fā)達了,回來重建的。
她沒有多想,推開自家吱吱作響的木門,四目空無的庭院令她不禁鼻尖一酸。
平常有堂叔過來幫忙打理,所以庭院中的銀杏桂花,翠綠依舊,沒有雜草叢生,也沒有因為毫無人氣而蛛絲織網(wǎng)、霉氣沖鼻。
一切都如離開前時的模樣。
只是少了家的煙火氣息,也少了那個等待她回家的人。
四周空蕩蕩的。
“阿云回來啦!爸爸給你買了梅花糕,快嘗嘗?!?/p>
“讀書辛苦,我彈首曲子給我們小阿云放松一下?”
“阿云,今天在學校乖不乖?”
“別太累著自己,我的好阿云,等爸爸這次回來,就不走了,一直陪著你?!?/p>
林微云仰頭看著這棟孤獨的小房子,眼中泛起霧氣,臉上卻掛著淺笑。
“老林同志,我回來看你了。”
老林不喜歡她哭。
——
夜幕降臨,荷塘邊的路燈亮起,依稀可以聽見河岸夜游鑼鼓喧天的熱鬧聲,更襯得這邊山野的寂靜和清涼。
忙碌了幾個小時大搞衛(wèi)生,林微云終于舒了口氣,四仰八叉倒在床榻上,手機忽然響了幾下,幾條短信進來。
是來自她的同門師兄陸遠淇,昨天還特意請她與夏禾去了海城最豪華的會所吃飯,關(guān)于《國風之旅》的事情,還是他隱約透露給林微云兩人的。
只是她昨天顧及著同門情誼,沒有拒絕得徹底。
陸遠淇:【林師妹,我給你留了首席店長這個職位,是海城最好的店,薪水你隨便提,樂團琵琶手的位置也獨屬于你,師兄真的很期待你能加入九月琴抱拳】
林微云斟酌了兩秒,她覺得,以他的眼力,不可能沒看出她的意思。 ↑↑她從沒想過要加入九月琴。
毋庸置疑,九月琴目前已經(jīng)是業(yè)內(nèi)最好的培訓機構(gòu)之一。
只是林微云覺得,自己跟九月琴的理念,稍微有那么點不合。
這位陸師兄雖然也有組建一支樂團,但那并不是他的重心,而且摻雜著培訓機構(gòu),林微云總覺得九月琴生意氣息太濃,不是她想留下的地方。
更何況,他們之前還鬧過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思量片刻,林微云蹙著眉心回復。
【陸師兄,謝謝你的好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