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慶公公又交代了暗衛(wèi)統(tǒng)領幾句,然后腳步匆忙地就準備往回走。
宋瑤看著他帶著幾分倉皇的背影,又看了看身邊兩個孩子……
……………………
太和殿內(nèi),文武百官已經(jīng)亂做一團。
文官本就手無縛鶏之力,聽說幾個皇子在宮外集結了人手,已然是憂心不已。
相比之下,武將出身的官員則沉著冷靜地多。
但盛世素來是重文輕武,說是‘滿朝文武’,但其實大殿之上有資格來參加早朝的武將也不過數(shù)人。
所以整個太和殿,聽說二皇子幾人在宮外集結士兵之后就吵嚷了起來。
不多時,永平帝擺駕太和殿。
殿內(nèi)嘈雜的議論聲這才低了下去,一眾大臣低低地拜了下去。
永平帝的面色發(fā)白,眼神中更是難掩疲憊。
“眾愛卿平身?!庇榔降圩屓撼计鹆松?,而后語氣有些無力地接著道:“朕知道今日之事你們中有人完全不知情,有人卻是早早就知道的。朕躬耕朝政數(shù)十載,沒想到今日竟會落到這種局面……”
“圣上!保重龍體!”群臣又齊齊跪下。
永平帝正要接著說話,就見殿外匆忙來了個小宮人稟報導:“圣上不好了!”
小太監(jiān)咽了咽口水,還沒來得及說完后頭的話,只見二皇子、四皇子、七皇子一身戎裝,在各自侍衛(wèi)的簇擁下進了來。
太和殿內(nèi)本就站了一眾大臣,此時驟然多了這么些人,頓時就變得擁擠不堪。但就在這樣混亂的情況下,群臣反而不敢再說話了。殿內(nèi)陡然安靜了下來。
此時永平帝臉上也出現(xiàn)了詫異的神色,他頓時站起身,厲聲質問道:“爾等豎子如何進的宮?御前侍衛(wèi)統(tǒng)領何在?!”
皇宮內(nèi)侍衛(wèi)足有千人,幾道宮門更是把守森嚴。是以當永平帝知道二皇子他們在宮外集結人手的時候也不是多么驚慌。而且今遭他安排暗衛(wèi)護送宋瑤他們出宮的時候也交代了他們另一個任務,就是拿了她的令牌去西山大營調(diào)兵。
從皇宮到西山大營,來回也不過半日功夫,這點時間皇宮的侍衛(wèi)也絕對抵擋得住。
但永平帝絕對沒想到的是,二皇子他們居然堂而皇之地就帶人入了宮。算著時辰,就算是暗衛(wèi)們在西山大營搬到了救兵,也是遠水解不了近火了。
二皇子輕笑一聲,不徐不疾道:“父皇何須驚慌,兒臣們前來不過是清君側,幷不會對您有任何不敬!”
永平帝勃然呵斥道:“爾等逆子公然帶人逼宮,進還說不會對朕有不敬?爾等帶宮外之人戎裝佩劍進殿,已然是對朕最大的不敬!”說罷,他又揚聲道:“來人!拿下這幾個逆子!”
永平帝雖不知道二皇子等人是怎么進的宮,但對太和殿的御前侍衛(wèi)也很有信心,想著侍衛(wèi)們抵擋二皇子幾人一陣也不是問題,他先帶著一眾大臣退到其他地方,其他的再做打算。
換做平時,訓練有素的御前侍衛(wèi)早就一擁而入護駕,但此時大殿之上卻是靜的可怕,半晌都沒有人進來。
“父皇,兒臣勸您歇口氣。都到了這會兒功夫了,難道您還寄希望于這皇宮里的侍衛(wèi)?”‘笑面虎’四皇子輕搖著紙扇,說罷紙扇一合,向后一招手,殿外便進來一個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
直到此刻,永平帝面上的鎮(zhèn)定才是真的繃不住了。
這中年男人不是別人,而是負責皇宮安全的大內(nèi)都部署兼御前侍衛(wèi)統(tǒng)領黃籌。
黃籌是永平帝還在潛邸時的老人了,和寶慶公公一樣都是永平帝最堅實的左膀右臂。不然永平帝也不會放心把皇宮的守衛(wèi)交到他手里。
永平帝雖然早就知道二皇子等人還有隱藏的勢力,卻沒想到他們能收買到黃籌。甚至他見到二皇子等人堂而皇之地帶著人帶著兵器入宮,都以為他們是尋了別的暗道或者用了其他方法,絕對沒想過黃籌居然會背叛自己。
黃籌的面上也呈現(xiàn)痛苦之色,他在永平帝面前跪下,紅著眼睛道:“圣上,罪臣對不起您!”
“好,好得很!”永平帝踉蹌了兩步,差點直接仰倒。幸好后面有人及時把他接住。永平帝轉頭,就見到了身著袆衣、頭戴九龍四鳳冠的李皇后。
“皇后,你怎么在此?”
李皇后扶著永平帝坐下,一手替他背后捋氣,一邊從容不迫道:“宮中出了此等大事,臣妾與圣上夫妻一體,自是應該共同面對的。”
他們二人從前也是恩愛非常,但自從隆讓太子的事后,李皇后閉宮不出,彼此的關系一度陷入冰點。就算是后來楚承昭恢復身份,李皇后打開了坤寧宮的大門,夫妻之間到底是不比從前了。
是以永平帝也沒想到在這種危急關頭,李皇后居然愿意來到這大殿之上同他一起面對。
見到永平帝面色緩和了一些,李皇后看著二皇子等人冷冷地道:“什么忠孝禮義本宮也不和你們多說,反正今日你們做出這樣的事,也把那些都拋在了腦后。本宮只提醒你們一句,你們的皇子妃、母妃還有冷宮的那位選侍可都在后宮。你們做事之前也掂量掂量,看看是你們的動作快,還是本宮的人手里的刀子快!”
李皇后此話一出,二皇子和四皇子、七皇子面上得意的笑容都是一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