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楚承昭再次入宮, 一待已經(jīng)是兩個月了。本以為這次最多一月, 事情便可塵埃落定。
但他想的太多簡單了, 永平帝說的不錯, 皇子們都長成了, 并不是那么好控制的。
尤其大皇子和二皇子, 雖然私下里為了太子之位斗的像烏眼雞似的。但同樣也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一致對外的時候出奇地默契。
永平帝最開始懷疑的就是這對兄弟,畢竟他們的母親廢后, 就是出自武將之家,府里豢養(yǎng)著江湖人士。深夜里下藥放火那種招數(shù),很像是江湖路子。
無奈明里暗里盤問試探了好幾回, 大皇子和二皇子就是半點不著急,不露半點馬腳。
楚承昭中間回去那趟, 其實主要任務(wù)是去找厲尚書,將他把關(guān)押在刑部大牢的那個黑衣人送到天牢里去。
那黑衣人被楚承昭斬斷了一只手臂,送進了刑部大牢后被大夫治得差不多了,但不論怎么審問, 就是半個字都不肯多說。而黑衣人被移送進天牢的當(dāng)夜, 就離奇橫死了。
天牢那邊安排的都是永平帝的親信, 沒想到幾十個守衛(wèi), 竟看不住一個手無寸鐵的犯人。
永平帝的人私下查了幾日, 發(fā)現(xiàn)隱隱是五皇子和七皇子的手筆,但同樣的,還是沒有證據(jù)。
永平帝氣極, 差點又臥床不起。當(dāng)年兩淮害死隆讓太子夫婦的,就是這四個天殺的逆子,但同樣的,即使兩淮的涉案官員通通被處置了,這四個逆子互相掩護、收拾殘局,到了現(xiàn)在還是沒有確鑿證據(jù)。
永平帝一生有十三個兒子,除了被人害死的隆讓太子外,另還有三個兒子沒長大,現(xiàn)在長成的一共有九個兒子。
有時候他恨極了,想自己貴為帝王,便是沒有確鑿證據(jù),直接把這四個逆子圈禁了就是。
可是他也會很快冷靜下來,這四個皇子背后不僅有母族的勢力,還有下頭的小皇子追隨著他們。沒有鐵證如山,一下子懲治了他們四人,宗室、朝堂各方勢力必定會動亂。而且他也害怕,怕查下去不止是這四個逆子,再牽扯進去旁的兒子。永平帝疼愛隆讓太子不假,但他也是其他皇子的父親,是整個大耀的皇帝。
永平帝以仁治朝政數(shù)十年,實在不愿看到那樣的局面。
楚承昭一直在冷眼旁觀他這些個皇叔的反應(yīng),看了幾個月,他也終于看明白了。永平帝同他說局勢艱難,并不是一句空話,尤其是在永平帝老了、心腸也越發(fā)軟和的情況下。
他自始至終都沒有多說半句,他還并不知道當(dāng)年害了自己父母的是哪幾個皇子,但已經(jīng)嗅出了合伙作案的味道。他不相信永平帝能心里沒數(shù)。
他心里隱隱有一個念頭——
永平帝老了,心腸軟,可他還年輕,他同這些個皇子可沒有什么情分。他朝若是他得權(quán),便以殺止殺!宗室不穩(wěn),則殺宗室。朝堂不穩(wěn),則殺臣子。泱泱大耀,他就不信沒有幾個皇子和其黨羽,就能真的亂了去!
局勢僵持了三個月,三個月里諸位皇子都滯留在皇宮大內(nèi)。外頭已經(jīng)有了各種猜測。
永平帝上朝的時候,明里暗里打探情況的臣子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永平帝一概不理,只說自己年歲大了,想多和兒子們聚一聚。
但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永平帝總不可能真的一日找不到證據(jù),就把所有的兒子困在皇宮中一日。
最后他只得私下里同楚承昭說了軟話,說必不會讓這件事就這么過了,現(xiàn)在差不清楚便往后再查,等到日后總有能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楚承昭面上應(yīng)承,心下卻有些發(fā)冷。
等,又是等。
永平帝將他放在安毅侯府,等了十七年,如今也不過是把兩淮和京城的涉案官員一起辦了。那那些人不過是聽從上位者的安排,即便全被剪除了,也沒傷到幕后之人的根本。
而他的父母呢,十七年前就死在了兩淮。如今皆已成為了一具枯骨。
甚至數(shù)月之前,他現(xiàn)在的家人也差點被一把大火奪走生命,長埋地下。
可永平帝讓他等。
他是他的皇祖父,亦是大耀的皇帝。
他面色哀慟,眼含哀求。同樣也是一個年近遲暮的老人。
楚承昭閉了閉眼,掩下復(fù)雜的情緒,道:“既然皇祖父為難,承昭亦不敢勉強。”
永平帝欣慰地紅了眼眶,不住地道:“好孩子,好孩子,皇祖父就知道你和你爹一樣,都是值得黃祖父驕傲的好兒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