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染嗯了一聲,點頭說:“公司有公司的立場,如果是個人工作室能相對自主權(quán)更大一點?!?/p>
韓染有時候很老實,說話直,不做掩飾,好在他為人不驕不傲,語氣也是誠懇非常,才讓人聽著不那么別扭。
大老板眼神有意無意地瞥向了孔潔。
孔潔這時終于是開口說話了:“其實有些條件,公司續(xù)約合同里也可以做出讓步,甚至抽成的百分比也能適當(dāng)調(diào)整,你再考慮一下公司的建議,有什么條件可以提出來,我們一起商量。”她還沒跟公司說過自己也要離職的事情,距離韓染合同到期還有半年,她這個時候不能露出馬腳來,不然自己隨時能走,剩下韓染一個人在公司苦熬,誰知道這半年里公司會做點什么,發(fā)生些什么事。所以這個時候,她還得昧著良心勸說韓染。
這些都是提前打過招呼的,韓染沒有說。他只是搖搖頭說:“我考慮好了。”
對于這樣明晃晃的拒絕,大老板心中不快,藝人他見的多了,韓染這樣的更是不少。沉寂很多年,突然有了起色,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個人工作室哪里是說開就開那么容易的,沒背景沒資源沒人,拿什么開?就指望他一年幾部戲的片酬?
大老板暗自搖搖頭,他挪了挪腳,翹起二郎腿深深地吸了口氣說:“可以,不續(xù)約也行,咱們好聚好散日后相見還是朋友,但是有條件,這半年里你所有的戲都要帶公司新人一塊上,而且公司會安排你去給新人主演的戲當(dāng)配角,具體是誰,到時候看安排?!闭f著,他看向韓染問道:“怎么樣?能接受嗎?”
韓染有些猶豫,這種帶新人的運作方式其實很正常,給新人做配也沒什么,就是所有的戲都要帶新人一塊上,這點令他有些糾結(jié)。
孔潔聽了這話也不自覺的皺起了眉頭,這明顯是在占便宜,韓染和藺凡合作的戲正在走合同,本來說年初要簽約的,對方好像出了點問題就給耽擱了,除了這一部,后續(xù)還有一部商業(yè)電影和一部電視劇在談,這三個只有電視劇是通過公司的資源渠道搭上的,其余兩部都是以前合作過的導(dǎo)演制片介紹的,要是強制捆綁帶新人,對方不一定會答應(yīng)。想到這,孔潔有些擔(dān)心地看向韓染,正要說話,就聽到大老板的聲音傳來。
“就這一個條件,既然你心意已決不留下來,我會安排人去接洽劇組,你就安心地工作,”這時他的手機忽然響了起來,大老板拿起來看了一眼說,“就這樣吧,我還有點事,先走了。” 說完,接起電話一邊聊一邊走出會議室。
韓染拒絕的話還沒說出口就被對方給打斷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大老板遠去的背影,為難地對孔潔說:“我有些異議,其他都好說,但是藺凡導(dǎo)演那邊要塞一個人進去可能有些困難?!?/p>
“剛老板的意思是沒得商量的余地了,他征求你意見也不過是走走場面,其實最后不管你答應(yīng)還是不答應(yīng),公司都會有人去談這個事兒,你就是跟他說了也沒用他?!笨诐崌@了口氣,把筆記本合上對韓染說,“算了,這件事你暫時不要管了,我親自去找劇組談,不試試怎么知道結(jié)果?”
說的輕松,可要實際操作起來卻是一點都不容易,跑了半個月也沒把藺凡這個硬骨頭給啃下來。
藺凡那邊對演員的要求很多,尤其是年輕演員更是近乎苛刻,韓染也是因為有人推薦并且兩次出演過胡一鳴導(dǎo)演的電影而被另眼相看。公司里那些想冒頭的新人幾乎沒可能。而韓染的合同卻一直沒下來,孔潔心里有些不好的預(yù)感,跑了幾次合同部都被搪塞過去了。直到她發(fā)了火才有人說是大老板拿走了。
孔潔二話不說,當(dāng)即就推開了大老板的辦公室,看上去氣勢十足,心里卻是知道,這事八成是要黃了。米多問話的大老板不是什么心胸開闊的人,這一點孔潔比誰都知道的清楚。
但凡從米多文化離開的藝人大多都經(jīng)歷過或大或小的波折。像韓染這種合約到期的還能好一點,但韓染的情況又有點特殊。
韓染簽了七年合約,在公司五年半都是入不敷出,也就去年開始事業(yè)有點起色,能給公司帶來利潤,而且后面接續(xù)的也不會疲軟,前幾天收到消息,韓染參演的電影《寒山》后期制作已經(jīng)大體完工,胡一鳴導(dǎo)演有意趕在五月送去拿獎,即使作為配角沒有任何獎項,影片一旦播出,反響好的話,韓染的實力將會被公眾認(rèn)可,片約只會比現(xiàn)在更多,隨之而來的是片酬上漲。面對這樣一個看得見前途的績優(yōu)股,米多文化大老板實在是沒有放手的道理。
但經(jīng)過面談以后,發(fā)現(xiàn)韓染要走的意志堅決,既然留不住人,那就只能合理利用他的剩余價值了。米多文化新簽了一批藝人,其中有幾個不錯的好苗子,公司參與投資的一部成本不大的古裝劇打算讓這些新人挑大梁,正好給韓染安排個角色,讓他帶一帶新人。再者說,藺凡的新戲他也知道,是個很好的平臺,無論如何都要塞一個自己人進去才行。
為此,米多文化的大老板親自聯(lián)系了藺凡新戲的制片人,在電話里聊了半個小時才掛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