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走尸店(二)
這間屋子的頂格外高,較之尋常門宅高出了半丈有余。
門前有檻,只是檻邊刻著許多扭曲彎繞的字符,還在邊角處釘著一些釘子,整塊木質的門檻也不知是被什么東西的血潑過,又興許是干脆在血里浸過,木色極深且始終有些泛潮,散發(fā)著經年的血銹腥味,在滿屋撲出的尸氣中若隱若現,有些引人作嘔。
屋子兩邊沒有尋常寬大的木窗,只在極高的墻面頂上,開了兩處透氣的氣窗,活似兩個窄窄小小的洞。
因為氣窗太過窄小,屋子里甚少見光,始終陰黑潮濕,生人僅僅是靠近一些便會覺得極不舒服,更別指望能一眼看清屋里的模樣了。
薛閑皺著眉,抬手在鼻前扇了兩下,發(fā)現無濟于事,只得癱著臉默默屏住氣。他左右掃量了一眼,就見屋門兩邊掛著一副字,只是年代太久,早就斑駁得缺胳膊少腿了。
他仔細辨認了半晌,才發(fā)現是這樣八個字——陰人出行,陽人避讓。
有點耳熟……
薛閑轉頭詢問地看向玄憫。
以玄憫那性子,讓他在這種環(huán)境下張口說話還不如死了來得痛快,一了百了。于是薛閑憋著一口氣,剛用眼神問完話,就感覺自己垂在身側的手腕被人捏住抬了起來,玄憫無甚表情地用手指在他掌心劃寫了幾筆——尸店。
尸店?
薛閑對這名字倒是有所耳聞,據說湘江一帶有一種匠人,專接死人活,將死在他鄉(xiāng)的人趕回家鄉(xiāng)安葬。他們向來只在夜里行路,白天須得避讓生人。而這路途迢迢,又并非是一夜能到的,若是碰上雨雪,更得在路上耽擱數天。于是這一帶每隔數十里便會有供趕尸匠和尸體歇腳躲雨之處,稱為尸店。
薛閑同此類事情接觸甚少,是以了解不多,但在他印象中,傳聞趕尸匠接活也是有講究的,大多是在尸身未腐的時候將它們帶回來,否則豈不是走到哪里臟到哪里,掉落的腐肉腐蟲自不必說,光是這經久不散的味道,也夠人喝一壺的,誰受得了?
所以,這尸店味道濃郁成這樣,著實有些不大尋常。
薛閑生無可戀地掩住了口鼻,綠著臉躊躇片刻,還是豁出去似的抬腳進了門,還下意識轉頭瞥了眼玄憫。
玄憫的臉乍一看冷靜極了,除了緊蹙的眉間流露出了對氣味和污穢的淡淡厭惡,幾乎再沒旁的反應。只是薛閑卻從他漆黑沉寂的眼珠中讀出了一點兒難以言說的無奈感。
剛瞥見那一點壓在眼底的情緒時,薛閑是有些想笑的。這本不是什么趣事,但放在玄憫身上,對比就鮮明得有些好笑。但笑意還未及嘴角,他便倏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玄憫慣來沉靜,一點兒情緒都被壓得極深,密不透風。旁人常常探究半天,也很難從他眼里琢磨出旁的滋味來。即便是薛閑,也總是難以看透他的心情和想法。然而現在,他卻能捕捉到玄憫的一些情緒了。
甚至不用刻意去琢磨,仿佛體味那種情緒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一般……
一想到自然而然,薛閑便猛地反應過來——銅錢!
是因為那串銅錢的牽連。
那種牽連終究還是因為再一次使用而變得更加緊密了一些,甚至連這種細微末節(jié)的情緒都能傳遞到薛閑這里了。
薛閑笑意頓時變得復雜起來,畢竟這種牽連也不知是好還是壞——若是深到一定程度,興許連自己都分辨不清高興是因為自己真的高興,還是受了對方情緒的影響而有所加深;若是難過,又是不是會因為對方情緒的疊加而加倍難過。
最要命的是,玄憫的反應傳遞到了他這里,那他的情緒和感受會不會也傳遞到了玄憫那里?包括呼之欲出的某種沖動?
那就太過糾纏不清了。
單是想想,薛閑都覺得這張老臉可以不要了。
他琢磨著從這里出去后便把這種變化告訴玄憫,能切斷還是切斷了吧,以免引來什么不必要的麻煩。
薛閑剛一回神,就瞧見玄憫正看著他,似乎覺得他這要笑不笑又僵在半途的表情十分古怪。
“無事?!彼麛[了擺手,下意識開口道。
剛說完,他就默默翻了個白眼,只覺得自己七竅都升天了。
玄憫:“……”
這屋子里比薛閑想像的還要空,準確而言,整間屋子近乎空無一物,別說桌椅案臺了,連個能坐人的石墩都沒有。趁著從天窗漏進來的一點微末的光,薛閑沿著四面墻走了一圈。
比起空空蕩蕩的屋子中央,倒是這四面墻上名堂多一些。就見墻面上或密或疏地釘著一些巴掌大的半圓形鐵箍,兩邊釘死在石墻里,中間拱起一道小小的彎。
這樣的鐵箍總是并排釘著兩個,而后隔上一人寬的距離,再并排釘上兩個,如此一般在四面墻上釘了整整一圈。
薛閑盯著鐵箍看了片刻,在其中幾個上頭看到了一些刮擦下來的麻繩斷絲,這才明白這鐵箍的作用——約莫是那些趕尸匠在此處休息時,會將站著的尸體靠墻放著,再用麻繩扣在兩端鐵箍上,將尸體貼墻捆住。
一方面以防尸體軟倒在地,另一方面也能防一防起尸。
只是很快,薛閑的腳步便是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