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就算蘇建國今天來跟她說,女兒我對不起你,過去一直忽視了你,是我的錯。她也不會有動容了。她知道人性就是這樣,即使他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錯了,對這個女兒虧欠太多,但,他的良心發(fā)現(xiàn)和一時心軟,敵不過他在漫長歲月里的偏心。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愛這個女兒對他來說,永遠是心有余力不足的事情。
直到現(xiàn)在,她才明白,各自有了家庭,重心是會變的。蘇建國有了他的家庭,他自然是要更多的愛和精力花在他的家庭上,他們是一家人,對她這個外人,雖是親生女兒,但還是會不由自主疏遠。也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親疏,和血緣并沒什么聯(lián)系。
她以后會把蘇建國當親戚走。
親戚就是,聽上去是很緊密的一種聯(lián)系,但也只會逢年過節(jié)遇上事兒才見面,對于交往尺寸的把握是經(jīng)過精密計算的。
當然,理解并不能是原諒。做不到一件事情可以有無數(shù)個理由,這些理由可以非常正當,但能做到,全憑想要這樣做和用心。
昨晚兩人做完后,路征又跟她說了很多,要先愛自己。安全感的來源不是物質(zhì)、財富、親情、愛情和友情,雖然這樣非常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一顆強大的內(nèi)心。世間繁雜,若是個人遇上了悲慘的境遇,若是由外人來評判,必然會找出若干的客觀因素來解釋如此悲慘,也許是遇上了壞時代,或是命中的運坎坷不堪,還要再升華下結(jié)論,個人命運在時代中沉浮,不能自主。這樣分析是對的,但是到了自己身上,自己看清時代的局限和原生家庭的影響后,并不能成為自己無作為、聽之任之的理由。并非讓你去逆天改命,而是,不斷自省做出些改變。解決安全感問題是個過程,而不是頓悟。如果覺得沒錢沒安全感,就去掙錢;沒人愛就沒安全感,就去找個人愛;沒有房子沒安全感,就去買房;覺得沒文化沒安全感,就去讀書念個文憑。最后,這些問題,可能解決了,也可能不能做到。但,經(jīng)歷了反復摸索后,你能夠完全拋開這些因素,你站在那,不用任何外物來加持,就是強大,甚至再也不需要安全感,因為能自給自足。整個緊繃的人,是會放松下來的。
她問他,我是不是很蠢,這么簡單的道理,卻糾結(jié)了這么久。
他說,沒有,這是人的慣性。我能在你身上看明白的事,到我身上,我也會像你一樣不能免俗。
她又問,你覺得現(xiàn)在才知道改變,是不是太晚了。
他回,不有一句很流行的話嗎,種一棵樹,最好的時機是十年前,其次是現(xiàn)在。
蘇瑾是極幸運的。
其實他們可以借著婚姻這個保障來理直氣壯地不再深入溝通交流,自以為有最深切的感情和親情維持著,但內(nèi)心的虛無、極端的自利、對對方的不信任如蔓草瘋狂滋長。
一旦遇上暗礁,要么雞飛狗跳,鬧騰一番,對方露出人性最猙獰的一面,指責對方?jīng)]有為婚姻付出,一拍兩散,或是其中一方吃下這個蒼蠅忍著過日子;要么“大徹大悟”,看清專一就是反人性,可又想享受婚姻這種契約帶來的隱形福利,干脆各玩各的,你在外彩旗飄飄,我也不甘寂寞出個墻,回到家,在外人前,我們又是幸福一家人。
凡事都有個成本在,溝通看似只要動動嘴皮子,又不需要花錢,其實成本最大。
很多人的婚姻還真不需要深入溝通,白天上班,晚上回家,有孩子的照顧孩子,沒孩子的就各玩各的,晚上有興致就過個夫妻生活,沒興致就睡下了,連睡前聊天環(huán)節(jié)都可以沒有。遇上事兒了,兩人可以共擔著。一加一,只要是正常人的婚姻,都可以大于二。一起賺錢努力,置換房產(chǎn),為更好的生活前進。你不能說這不是幸福的婚姻,這就是一種常見的婚姻形式。
但她和路征,想要建立更進一步的親密關系。他們是對方最好的朋友和情人,他們愿意去了解對方的小心思,愿意去傾聽彼此的煩惱,拆解人性里的弱點,在乎對方的喜怒哀樂。想要花很多時間和對方呆在一起,偶爾給對方制造驚喜,給平淡的生活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他們永遠相信愛情,他們也會在漫長的歲月里,將愛情轉(zhuǎn)換為更無法割舍的親情的婚姻,這與愛情并不矛盾,這種親密關系的深層體驗,只會比愛情更深刻。
“好餓啊?!?/p>
“餓嗎?”
他們同時開口,看向?qū)Ψ綍r,又笑了。
山頂風景很好,你終是,讓我降落了。
ps:正文完結(jié)了,謝謝你們的陪伴。最后求一次你們的留言吧,雖然不是每條評論我都會回,但我會看,默默保存。微博:陳年伏筆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