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傳參知大人!”門外有御林軍喊道。
游淼忙穿上衣服,匆匆跟著傳令的御林軍進入皇宮,半夜三更,只見皇宮內(nèi)燈火輝煌,朝臣齊聚,自己竟是來得最晚的那個。
“聶將軍首戰(zhàn)告捷?!壁w超道:“現(xiàn)已列軍邙山之陽。等待糧草及下一步指示。”
“太好了!”游淼松了口氣,謝天謝地。
平奚道:“軍報在此,剛剛信使正送回來?!?/p>
“我看看?!庇雾档馈?/p>
陣亡七千三百人,游淼心中咯登一響,雖然在十萬人對六萬胡族的陣勢下,這已算得上是大捷。然而在面對韃靼的十萬鐵騎前,這個陣亡數(shù)字已略多了。
他仔細看了軍報,得知聶丹確實是用水攻,卻是將敵軍誘入了山谷,在一個暴雨肆虐的夜里,掘堤放洪,利用大水制服了三族聯(lián)軍。
緊接著,胡族丟盔棄甲,逃出了關中,李治鋒在西梁率軍殺出截擊,一舉俘虜了氐王與鮮卑王,逼迫西線數(shù)城開城受降。三胡大勢已去,大部分人逃往延邊與大安,再無斗志。
游淼接獲軍報后,馬上下令李治鋒駐軍西線三城,整頓軍隊,不可冒進。等待下一波糧草。同時又發(fā)出調兵令,然而調兵令一出,登時招致了朝臣的一致反對。
“夷州軍駐守南方已多年?!逼睫砂櫭嫉溃骸按丝倘f萬不可調到京城!”
大臣們似是都十分奇怪,游淼居然會下這么一個決定。
“朝中無兵可派,是非常危險的事?!庇雾档溃骸氨狈綉?zhàn)線若拖上一年,前線需要補充士兵,我們要拿什么補給聶丹將軍?京城已剩兩萬御林軍,太危險了!”
唐暉也反對道:“夷州軍大多都是步兵,不習慣北方水土,參知大人,此事你可考慮過?若是調集三萬夷州軍前來茂城,練兵也需許久。何況聶將軍一戰(zhàn)告捷,當可在漢中一地補充兵源……”
游淼沉吟良久,就連趙超也反對游淼的這個提議,答道:“征兵可以,調兵不妥?!?/p>
“征兵征回來的都是新兵?!崩钛訁s難得地贊成了游淼的提議:“派上戰(zhàn)場后能做什么?夷州軍多為家兵,稍加訓練,便可熟悉騎射。且夷州士族習慣防御,不習慣攻堅……”
李延說得不錯,夷州的軍隊大多都為土豪士族蓄養(yǎng)的家兵,一旦有南方蠻族進犯,家兵便可群起守護縣,鄉(xiāng)里。長期反復的守衛(wèi)戰(zhàn),拉鋸戰(zhàn)鍛煉了守城素質。
游淼點頭道:“不錯,所以我想抽調南方的夷州軍,前往漢中,為聶將軍守衛(wèi)西梁三城,并作為糧草據(jù)點?!?/p>
這話一出,朝臣們方知游淼打算,收復失地后,從前的城市總得派人去守,趙超考慮良久,知道游淼的權衡——完全不管是不行的。塞外民族習慣游擊,聶丹若前腳剛走,后腳必定三族又要卷土重來。
而這個時候,總得將軍功分出去一些,派誰去守城,便很有講究,如無意外,游淼便打算主動分給南方士族一杯羹。在這個情況下,誰率先入城,便相當于擁有了漢中一地的大部分利益。
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趙超只得決定押后再議。
接下來的幾天,軍報紛紛揚揚而至,聶丹請求朝廷派人前來接管,并催促糧草,最終趙超接受了游淼的提議,派出三名欽差,帶領一萬五千名夷州軍北上,接管收復的諸城。
五月份,聶丹轉戰(zhàn)關中,李治鋒則作了一個大膽的提議,將自己的五萬騎兵盡數(shù)分配在三城中休養(yǎng),率領一萬五千名夷州軍,占領了黃河一帶。
此刻整個北方已全部緊張起來,巴圖選拔了新的將領,預備下南方,與聶丹一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