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人不風(fēng)流忹少年”,李鶴山正趕在男人一生最多情的時候。
縱使家里已經(jīng)給他娶了正室王夫人,李鶴山也自主納了周夫人、蛾夫人,可是妻不如妾,妾不如妓。高門大戶攔不住他,圣賢遺訓(xùn)攔不住他,溫香軟玉攔不住他,他還就愛往那煙花之地跑。
“胭脂巷”,名字可真是貼切。
這條巷子里可是坐著幾處特別紅火的妓院。滿城數(shù)起來,這里的妓院也是頂頂出色:倚紅閣、凝翠樓、流碧苑三家各有絕招,也都相愛相殺、并肩攜手把胭脂巷變成了后水鎮(zhèn)男人最心馳神往的風(fēng)月場所。
這三家你且挨個看。
流碧苑建得十分典雅,一水兒的亭臺樓閣、雕廊畫棟,卻顏色暗沉,鮮少大紅大綠,倒顯得幾分莊重。內(nèi)里裝飾也都是簡單大方,只用不少花窗、屏風(fēng)、紗簾把屋子隔開來,在器具花式上頗費心思,雖都是梅蘭菊竹等歲寒四友的圖樣,但勝在精致仔細。凈月蓮花爐里微微燃了檀香,不設(shè)酒席,就只一壺香茗,客人就著琴音徐徐品了,就算沒白來一趟。總之,官人你進去看,半點不像那靡靡之地,倒像是茶樓雅間。
老板叫如素,聽名字就帶了點仙氣兒,現(xiàn)今,人都稱一聲“如媽媽”。
她原是個在勾欄摸爬滾打幾十年的歌姬,如今盤子大了,自己也漸漸人老珠黃,就干起了這項營生,細致培養(yǎng)了一干水靈靈的小丫頭,專做的是清倌兒,講求個雅趣,姑娘們出去見客那都一身素凈,鮮少裝扮。
如媽媽還特特請了師傅教她們琴棋書畫,一個個給調(diào)教的行動溫婉,氣質(zhì)脫俗。隨便站出去一個,哪里像風(fēng)塵中人竟是個官家小姐的模樣。城里不少男人好這口,巴巴地跑來,扔了大把銀子最多也只拉拉小手,居然也是愿意的。
可笑不少闊少、老爺家里明明就坐著一群知書識禮、端莊得體的夫人,還偏偏來這兒找這些花娘。有什么分別也不過一個是墻里,一個是墻外,一般的品性,家花也只不如野花香罷了,居然也值得興沖沖跑來砸了這許多銀子。
可見,男人真是一把賤骨頭
不少人嚷嚷了,傻子才愿意花海了錢卻連個身子都近不得。這話還真沒錯,流碧苑開了這些年,不是沒見過喝醉了裝瘋賣傻、耍賴要人的,可是都沒成。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