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誠夫婦無子,只有二女,家中妾侍亦無一所出。此事一直讓竇誠苦惱,紀(jì)氏也曾因此在舅姑和姒娣之中受氣。直到長女采選入宮,被先帝賜婚二皇子,夫婦二人才得抬起些頭來。而后,雖然竇妃早逝,但沒過幾年,皇帝得了天下,將竇誠封侯,一家人憑此揚(yáng)眉吐氣。
夫婦二人深知自己有今日,全靠了皇帝的恩德。而因竇誠無子,竇氏各家一反從前冷談之態(tài),紛紛上門套近乎,逢年過節(jié),都是熱熱鬧鬧的。而紀(jì)氏本是要強(qiáng)之人,看著從前看不起她的那些人,如今一個個在她面前千好萬好,心中便是暢快。故而紀(jì)氏從不著急,便是竇誠自己說起時,她也是這話,人多的很,慢慢挑。
宋氏亦知曉她心思,心照不宣,莞爾,“若甥女做了皇后,君侯家的門楣便更是高貴了?!?/p>
紀(jì)氏聞言,卻是一訕,“無影之事,莫妄議。”
“小姑便莫自謙了。”宋氏嗔道,“甥女那品貌,除了陛下,何人配得上她?且……”她瞥瞥周圍,將聲音壓得更低,“誰人不知,竇氏那些宗親,都想著將自己兒子塞到小姑府上做嗣子。那些終究都是外人,將來繼承了侯爵,便是盡心奉養(yǎng)小姑,也終究是隔著皮。甥女則不然,小姑親生,知面知心。長樂宮無太后,陛下待小姑又敬重,將來甥女做了皇后,帝后孝順者何人?還不是君侯與小姑!到得那時,君侯讓誰做懷恩侯有甚緊要,只怕小姑連這侯府也不住了?!?/p>
說罷,她掩袖而笑。
紀(jì)氏看著她,亦笑,再看向堂下的歌舞,目光愈加深沉。
****
送走賓客之后,紀(jì)氏來到竇蕓房中。
推開門,偌大的室內(nèi)只有兩三燈燭,昏暗不清。榻上,竇蕓倚著隱枕,一動不動。
紀(jì)氏走過去,輕喚一聲,“蕓?!?/p>
過了會,竇蕓轉(zhuǎn)過頭來,只見那面上淚痕帶光,消瘦憔悴。
紀(jì)氏心疼,嘆口氣,將她摟在懷中。
那日在宮苑之中,皇帝撇下她們?nèi)プ纺桥?。那時云雷滾滾,紀(jì)氏母女詫異地望著皇帝,心中亦似天氣般驟然陰沉。
回府之后,紀(jì)氏立刻讓人去打探那女子的來歷,得知她叫王徽妍,是先太子太傅王兆之女,八年前封為女史,隨公主往匈奴和親,年初時,公主去世,方得歸漢,如今奉詔入宮,在漪蘭殿侍奉公主兒女。
皇帝內(nèi)宮的口舌甚嚴(yán),紀(jì)氏賄以重金,才買通了一名漪蘭殿內(nèi)侍。
雖已經(jīng)隱有預(yù)料,但得到的消息之后,還是大吃一驚。皇帝對這位王女史,甚是著迷。據(jù)內(nèi)侍說,自從王徽妍來到漪蘭殿,皇帝每日都來探望,雷打不動。少則待上一兩個時辰,多則耗上整日。那名內(nèi)侍還說,皇帝與王女史幾乎夜夜相會,摒開眾人,也不知做什么……
還能做什么。
紀(jì)氏聽得這些消息時,只覺心頭沉沉。她本不欲告知竇蕓,但那日之事,竇蕓也看在眼里。在她纏問之下,隱瞞無益,紀(jì)氏只得告知了她。
竇蕓備受煎熬,再想起前番皇帝采選之事,還有去匈奴之事,諸多疑點(diǎn)串起,心頭巨震。
她寢食不安,傷心流淚不止。短短數(shù)日,已是成了這般模樣。
“蕓,”紀(jì)氏用侍婢手中接過巾帕,替她擦著淚痕,“怎又不用膳,這般下去如何是好?”
竇蕓卻不答,盯著她,“陛下下旨立后了么?”
紀(jì)氏搖頭:“不曾。”
竇蕓雙眸一亮,未幾,卻仍黯淡下來,淚水緩緩淌下。
“他……他不要我……”竇蕓捂著臉,“母親,我何處不好,我還不夠好么……連一個二十幾歲也嫁不去的人都不如……”
“她怎比得上你?”紀(jì)氏將女兒摟在懷中,緩緩撫著她的頭發(fā),“你是懷恩侯之女,姿容無雙,賢淑無匹,區(qū)區(qū)女史又算得如何?”
“可……可陛下為何要立她……”
“誰說陛下要立她?!奔o(jì)氏打斷道。
竇蕓一愣,抬起頭,淚眼中滿是詫異。
紀(jì)氏看著她,笑意淺淺。
竇蕓不解,擦著眼淚,“可陛下……陛下喜歡她,還為她采選……”
“那不過是你心中猜測?!奔o(jì)氏道,“你怎知那采選是為了她?你想想,陛下若真喜歡她,她早在了宮中,怎會如今才進(jìn)去?”
竇蕓聽著,雙眸忽而又亮起來。
“這許多日,你可聽到了陛下要立后的消息?”
竇蕓又搖搖頭。
“聘為妻,奔為妾。”紀(jì)氏冷笑,緩緩道,“這個匈奴回來的王女史,也不知使了甚邪術(shù),迷惑了陛下。可陛下是個明君,縱然一時失了定力,亦不會胡來。蕓,男子么,沾些葷腥總是難免,何況陛下?!?/p>
竇蕓疑惑不定,卻仍沮喪,“可陛下也不喜歡我,母親,他年節(jié)時便推拒過。”
“那時是那時?!奔o(jì)氏道,“蕓,娶妻唯賢,皇后更要如此。這般道理,陛下自是知曉,不然也不會這么久也無消息。他會娶你,只不過還缺個提點(diǎn)。”
“提點(diǎn)?”竇蕓更是不解,“甚提點(diǎn)?”
“母親自有道理?!奔o(jì)氏沒有回答,卻看著她的模樣,“不哭了?”
竇蕓赧然。
紀(jì)氏滿意而笑,轉(zhuǎn)頭吩咐侍婢,“取膳來,女君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