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廣俊王最近總算是有些逃出生天之感了。
當初先帝駕崩,幾位現(xiàn)存的皇叔便被擺在了亮堂之處,以供滿朝文武揀選。
他也不知何德何能, 甚受經(jīng)歷了喪子之痛的徐太后的另眼青睞, 力舉他登上帝王寶座。
對此廣俊王稍微一琢磨, 頓時理解了皇嫂的心思。他是出了名的不學無術,保舉他這樣的登上皇位, 跟弄個幼兒登基沒有什么兩樣,保管是聽話好擺弄的,甚至比親兒子都貼心呢!
可是他的那幾位皇兄都不是茹素的啊, 皇帝的遺詔在那擺著, 他平白為什么沖上去搶奪別人眼看到口的肥肉?搞不好王府里就要點燃上一場無妄的火災,燒得他去與自己在天的侄兒團圓。
廣俊王向來是“風緊扯呼”的能人。一看這形勢不妙,立刻收拾行囊開始遠遁。直到新帝登基,他才長出了一口氣。
只是都城的烏煙瘴氣, 難免叫人心生倦怠厭煩之意。廣俊王在外面走得時日長了,不禁懷念起年少時,與先帝還有堯暮野一干舊友游歷的往事。心生感嘆之余, 竟然生出了替昔日的親友們再游歷一番的心思。
于是他便一路舟車, 來到了北地。
北地風光壯麗,不是江南水鄉(xiāng)所能企及。加之北朝最近政治清明,治安良好,也再不用擔憂如以前一般半路遭遇盜匪突襲的危險。
所以廣俊王干脆弄了商牌,喬裝成過往的旅客,到北地暢玩,寄情山水之間,這一逛竟是足有兩年的時光。
這一日,他來到了一處叫鳳霞山的地方。此地遠山被云霧籠罩,到處郁郁蔥蔥,不過附近村落甚是稀少,還有村民警示他莫要再前行了。
可是廣俊王天生好奇心甚重,村民越是阻止,他越要看個究竟。山腳下還有造型雅致的高亭長廊石凳,看上去似乎是某位貴人的私人領地。
不過廣俊王向來喜好結(jié)交朋友,明明山腳下立著警示“私地之地,閑人莫要入內(nèi)”的的石碑,他依然帶著仆役順著小路舉步上山了。
山上的景致迷人,雖然草葉露水未退,打濕了衣衫,也叫人舍不得離去。
只是期間有兩個身材魁梧,看上去像樵夫的人,腰間別著嶄新的斧頭從他的身邊走過,一直拿眼冷冷地上下打量著他,差點讓他疑心遇到了盜匪。
此后倒是山路無人,愈加清靜。廣俊王走到一處開闊地帶,看著濃霧山徑,一時間畫興大發(fā),于是命書童在半山腰一處石桌上鋪展畫紙,準備對著面前的山景揮毫潑墨。
就在這時,盤旋的山路上突然傳來孩童的笑聲。
楊素停筆舉頭望過去,只見石階濃霧處,突然出現(xiàn)一個四五歲樣子的小童,身穿亮綢小褂子,脖子上戴著項圈的小男孩,跨著一根縫綁了布馬頭的小竹竿,一路嘚嘚嘚地跳下石階。
在他身后,還緊隨著一小兒,圓臉大眼,胖嘟嘟的樣子,也騎著馬頭竹竿,還甩著一根小馬鞭,嘴里高喊:“駕駕!”
在這密林里怎么會有這么兩個粉雕玉砌的小兒?莫不是深山里的人參成了精變成了娃娃不成?
廣俊王正準備趁著兩個小兒下來時,與他們逗趣問個究竟,在那迷霧中又走來了一位身形綽約的婦人,嘴里喚著:“鯉兒,符兒莫跑,小心摔倒!”
廣俊王瞇縫著眼,直到那婦人走到了近處,這才大致看出那婦人的眉眼甚是熟悉,竟肖似那與先皇一起葬身火海的淑慧夫人!
這下倒叫廣俊王一陣心驚了,怎么這般的像?正彷徨不定的時候,那婦人的身后又下來一名男子。
只見他身材高大,俊朗的臉上帶笑,無論是微微翹起的嘴角,還是眼角的笑紋竟是跟逝去的先皇一模一樣。
而現(xiàn)在這一男一女都是面帶笑容望著他,亦步亦趨地朝著他飄飄悠悠地走了過來……
在這深山濃霧里,伴著一陣陣陰風,乍見逝去的親人,還有兩個人參小妖,廣俊王就是生出缽大的膽子也是不夠嚇的。
眼看著一男一女朝著他越來越近,廣俊王終于怪叫一聲,嚇得畫筆跌落,兩腿微軟一下坐在了地上,這么慌亂間,還打翻了桌面那滿滿的墨汁,一點都沒浪費地倒扣在了自己的臉上,順著高挺的鼻梁一路往下長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