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焙坞`這官基本是保不住了,但他之前是朝廷命官,即便是刑部,在沒有皇上默許的情況下,也不好擅自動刑,而且皇上登基后,對濫用刑罰一事本就不提倡,他們也不敢貿(mào)然行事。倒是那些下人,該用的都用了,但能吐得實在不多,可見何隸還是有幾分謹慎的。
左丞相上前一步,道:“皇上,刑部不得濫用刑,沒問出東西也正常。何隸私匿糧草只要他沒銷毀,總能找到,也不急于一時?,F(xiàn)在眼下要緊的,是盡快將添補的糧草送到北關。”
“戶部來報,說庫中糧草不足,還要分往其他關隘?!被噬弦彩诸^疼,他原以為糧草不成問題,也的確,如果沒有這出事,糧草必能支撐到戰(zhàn)役結束。再不濟,過三四個月南方的糧食也能豐收一批,可以再補。但現(xiàn)在,庫存中糧草卻成不足之勢,各處都要糧,也不能只緊著北關,不知道這中間是否還有侵吞國糧之事,暫且不是查的時候,只能先以眼下為主。
下面官員議論紛紛,都覺得這事難辦。
皇上原本也有猜忌這事是否與三皇子有關,但剛才左丞相極力要
求把送糧的事放在首位,沒有拖延運送的意思,應該可以解除想對軍中不利的嫌疑,左丞相沒嫌疑了,三皇子自然也沒有了。
有官員站出來提議,“皇上,臣以為可以向民間征糧,以銀錢作為補償即可?!?/p>
“不可!”有官員反對,“如此糧食的市價一定會抬高,屆時朝廷給的補償也不夠買糧,百姓生活困苦,人心也就不穩(wěn)了?!?/p>
又有官員說:“臣覺得,征糧是個辦法。但要采取自愿,出夠一定數(shù)量,可減些稅,想必這樣百姓就不會有怨言了?!?/p>
“此法不妥。”反對聲接踵而至,“之前因為征兵,已經(jīng)減免了部分百姓的稅收,這次若再減,國庫就是吃緊。國庫緊縮,無論是養(yǎng)兵還是護城,乃至修橋鋪路都會金銀不足?;噬鲜敲骶蝗贪傩帐芸?,故而稅收并不高,如果連剩下的都收不足,日后用錢堪憂,大川堪憂??!”
話都說到這兒了,皇上也沒有減免的意思,此法肯定是行不通了。
此時,有官員道:“皇上,只臣等幾人,怕是難盡快想出合適的法子,不如請其他大臣一同商議。另外,四皇子為皇上分憂,已前往北關,想必其他皇子也想為皇上分憂而不得法,不如皇上請了其他皇子來一同商議吧。事關重大,多個人總是多份力?!?/p>
皇上考慮了一會兒,說:“大皇子身子不好,讓他將養(yǎng)著。二皇子未涉朝中事,經(jīng)驗不足,也罷了。四皇子既已出征,也幫不上忙。那就只剩下三皇子了。李甸!”
“奴才在。”李公公道。
“去傳旨,讓三皇子明日上早朝議事。你們都散了吧?!?/p>
等諸臣離開后,李公公給皇上上了一盞荷花茶,見皇上依舊悶悶不樂的,勸道:“皇上,諸位大人都是朝中的老臣了,一定能想出合適的法子,您就別操心了。天熱暑氣重,您要保重好龍體才是?!?/p>
皇上喝著茶,心火消了幾分,“就怕他們議來議去也沒個結果,只一味耽擱了送糧,邊關不穩(wěn)啊。”
“若大臣們想不出,您再招別人來想便是了。我大川人才濟濟,不缺聰明人?!?/p>
皇上將茶杯一放,“說到聰明人,朕到想起一人?!?/p>
“不知皇上說的是……”
“祁襄?!?/p>
李公公恍然,“祁公子啊,那是有些主意的。這次征兵之事,皇上也多次跟老奴夸贊過呢。若諸位大人想不出法子,皇上也可喚他來一問。皇上去了他的奴籍,他恐怕正愁不能報答皇上呢?!?/p>
這話說得皇上高興,點頭道:“若明白議不出,就傳他吧?!?/p>
三皇子被解了禁足,行事倒很是低調(diào)。上朝議了半天,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皇上并不滿意,但也不能要求什么。大臣也沒能提出更有利的法子,朝堂上亂得很,惹得皇上頭疼。
于是下午,李公公親自去接了祁襄進宮面圣。
“草民祁襄,叩見皇上?!逼钕骞虻匦卸Y,如今他已經(jīng)可以自稱草民,比上回進宮是好了不少。
“起來吧?!被噬侠鄣煤?,也不欲多說閑話,只挑了重點的說:“現(xiàn)如今庫中糧草不足,將士征戰(zhàn)無糧草供應必然大亂人心,你可有法子度過這一難關?”
皇上沒提糧中摻石的事,也是不欲讓祁襄知道太多。
皇上不提,祁襄就更不會提了。他先前就在想能不能等到糧草不足這個機時討些好處,沒想到機會這么快就來了,原以為怎么也要多打幾個月才行。但他并不覺得高興,糧草不夠,就意味著白君瑜會有危險,這其中的值與不值,祁襄心里有竿秤。
由此也可見,這次的糧草問題,不是皇上心里不夠有數(shù),就是應該充足的糧草有一部
分神不知鬼不覺得地消失了。不過這跟祁襄也沒什么關系,制度上的疏漏他說得也不算。
祁襄重新跪下,道:“草民確有一法,但這之前還得求皇上一個恩典。”
“你想要什么?”皇上并不喜歡以權換物,但眼下他不得不聽。
“這法子涉及經(jīng)年之事,所以希望皇上聽后不要怪罪于草民?!?/p>
這聽上去不像是多嚴重的事,既如此,如果祁襄真能幫他解決此事,又何談怪罪呢?
“你直說便是?!?/p>
祁襄低頭道:“草民的父親當年征戰(zhàn)時,為防有人在糧草上動手腳,分別在幾處設置了倉庫,偷偷將沒用完的糧草送到那邊保存,跟朝廷上報沒有剩下的或者只剩下小部分。那些倉庫草民沒去過,但若沒人查抄,糧草應該都還在。草民知道地點,可以呈于皇上,以解燃眉之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