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零認真且篤定,“我不會后悔?!?/p>
言零要跳級的事情就這么定下來了,言洛希起初還很不安,后來去了一趟學校,見了他們小趙老師。
當時辦公室里只有她和小趙老師,小趙老師給她泡了一杯茶,然后在她對面坐下,她客氣道:“小零媽媽,我一直想找機會和你談談,關于小零這個孩子,其實我一直有觀察他。”
言洛希捧著茶杯,茶杯里冒著氤氳熱氣,熏著她的眼睛,讓她感覺到眼眶酸澀,她昨晚后來驚醒后,幾乎一夜未睡。
小零的事情給她帶來的沖擊實在太大了,這件事倘若發(fā)生在一般家庭里,或許家長都會高興自己的孩子是神童,但是對她而言,卻不是什么值得高興的事情。
“小零給你們添麻煩了。”
小趙老師連忙擺手,“沒有沒有,小零媽媽,你別緊張,小零是個很聰明很懂事的孩子,他在班里和同學相處得也非常好,沒怎么讓我們操心過,只是他太完美了?!?/p>
言洛希有些明白小趙老師想和她說什么,她咬著下唇?jīng)]打斷她。
小趙老師斟酌了一下措辭,不想傷到一個母親的心,她說:“我這么說你可能會不太高興,但我們都是為了孩子著想,請恕我直言,小零完美得就像一臺機器,他沒有個人喜怒?!?/p>
言洛希腦海里倏地蹦出“情感障礙”四個字,她眉峰不由得一皺。
小趙老師小心翼翼地觀察她的神情,“他對老師禮貌,對同學友好,能自主完成所有作業(yè),還會在完成作業(yè)之余,去學高年紀的知識,他就像一臺完美的機器,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事,他會精準的完成,或許我這么說,你覺得我是在苛待孩子,覺得他太優(yōu)秀,但他無法與旁人達到共情?!?/p>
共情,其實就是一種情緒感染,比方說大家在看同一部電影,全班孩子都哭得稀哩嘩啦,有些不一定是感動,可能就是被同學影響,就像幼兒園里,一個孩子看見媽媽走了哭,全部的小孩都會跟著哭一樣,但言零不會。
無論這部電影有多感人,無論身邊的人哭成什么樣子,他始終很冷靜,甚至可以說很冷酷,他無法與其他同學們一樣,感受悲傷。
也許別人會覺得她是對孩子的要求太低,這個年齡階段也有不少孩子很成熟,他們都知道電影是假的,很難進入情節(jié)中。
但言零同時也缺少喜悅的感知能力,上次一個醫(yī)學泰斗來他們小學講述情緒感染力的重要性,當時就讓言零和其他幾個小朋友上臺做實驗。
那位教授展開了一個情景模式,做實驗的小朋友情緒都會隨著情景模式起伏,但言零的始終是一條平穩(wěn)的直線。
后來那位教授把她叫去問了問言零平時的表現(xiàn),最后語重心長的和她說,讓她建議孩子的父母帶他去治療。
這種話她自然不敢和言洛希他們明說,所以在得知言零要跳級后,她才想這事不能再拖下去,她需要和他們溝通一下。
小趙老師話音未落,忽然感覺到門口傳來極強大的壓迫力,她下意識抬頭,就看見一個高大英俊的男人帶著低氣壓走進來,“趙老師覺得言零太過優(yōu)秀,所以擔心他會成為沒有情感的變態(tài)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