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跟著曲氏后面在小黃門的引領(lǐng)下走進四平閣,只見正前方端坐一華衣美婦,兩旁婢仆環(huán)繞,笑語晏晏,一派祥和,兩邊案幾已有人陸續(xù)入座,見她二人進入,紛紛抬頭看向她們。
曲氏離開京都十年,人們還記得她,臉上都露出了然的神色,看到緊隨她身后的長寧時,屋內(nèi)大半人目光都是一頓,眼中俱是一片驚艷。
郡王妃得知曲氏到來,已從榻上起身,上前幾步握住曲氏的手,臉上一片驚喜:“阿然!”上上下下打量著曲氏,表情似嘆似喜:“一別多年,你……別來無恙?”
曲氏神情也有些激動,“回郡王妃,我一切都好,倒是你多年不見,風采依舊,更勝往昔?!?/p>
郡王妃笑著搖頭,拉著曲氏向前:“阿然還是這么會說話,從得知你進京便想與你相見,只是家中下人去了你們府上,說是只接帖子不見客,后來我們家郡王說只怕是舒相的意思,讓我稍安勿躁,當時還不曾想著辦宴,所以準備等你們一切收拾穩(wěn)妥再請你到府,借此秋宴,能提前見你,我心中甚是高興?!?/p>
曲氏笑道:“哪里是家翁讓閉門謝客,都怪我愚鈍,到京之后家中亂糟糟的,一時半會收拾不過來,怕來人也無法接待,便吩咐暫不待客,卻不想讓大家都誤會了!罷了,等我家大郎去渝州之后,我來設(shè)宴,宴請各位,到時還請郡王妃屈身前來?!?/p>
郡王妃笑著應下,曲氏此時才找到機會對長寧道:“阿桐,給郡王妃行禮?!?/p>
郡王妃與曲氏當年關(guān)系不錯,時隔十年再相見,一時歡喜倒沒有顧忌左右,此時聞言才想起剛剛進來時,曲氏身后還跟著以為妙齡姑娘。
長寧遵從母親教導,盈盈下拜,郡王妃笑道:“快上前來,給我瞧瞧,還記得當年離京時,還是小小的一個孩童……”郡王妃的話在長寧抬頭看向她時,戛然而止,半響后好像才漸漸回神,“當真是和舒貴妃一樣的國色天香,甚至更勝幾分。”
長寧微微笑著,她從小就常聽他人說她與姑姑有幾分像,早習以為常,但此時還是做出幾分靦腆的小女兒羞澀狀。
郡王妃拉住長寧的手,上上下下的打量了好幾遍,讓人取來一件翡翠平安扣放到長寧手中,“好孩子,拿著,這是多年后不見給你的見面禮?!?/p>
長寧略微推辭一下,最后在母親的默許中收了下來。來人越來越多,郡王妃即使有心與曲氏再聊幾句,也不能不招呼別的賓客,只好見她們母女二人安排在左手第一案幾落座后,便重新擺出一副端莊大方的笑容與其他來客寒暄。
“舒夫人?!?/p>
長寧與母親剛坐下不久,就聽到身邊傳來一個溫柔的聲音,曲氏連忙側(cè)頭,見來人立刻笑道:“林夫人?!?/p>
長寧聽母親的稱呼,便知這位是尚書右仆射林大人的夫人,連忙起身行禮,卻被林夫人一把拉住,“免禮免禮,不必如此客氣?!?/p>
盡管如此,長寧依然規(guī)規(guī)矩矩的行了禮,便安靜的坐在母親身邊,聽母親和林夫人寒暄。
林夫人的目光不時落在長寧身上,心中暗暗感嘆,舒家小娘子的樣貌只怕將這滿京都的小娘子都比了下去,即使被京中那些小郎君們稱為第一美人兒的御史中臺家的小娘子比之也有所不及。
長寧端坐在一側(cè),唇角掛著淺淺的笑容,感覺到四面八方射來的目光,笑著一一回應,有些人很快移開視線,有兩三位小娘子卻依然直勾勾的盯著她瞅,看到她態(tài)度溫和,便也回以微笑,宴席之上不得來回走動,只不過短短幾個眼神和笑容,長寧便能覺得這幾位的善意。
身邊的黃門見長寧面露疑惑,上前低聲道:“舒小娘子,可有疑問?請容奴婢向你說明。”
長寧感謝地看了一眼這位小黃門,明白了為什么別人身邊都只是自家的仆從,而她和娘親身邊則是剛剛康侍者派來的黃門,只怕主家是考慮到她們長期不再京城,人事陌生的原因。
想明白之后,長寧也不客氣,直接請教:“今日所到賓客我都不認識呢,內(nèi)官可否向我一一介紹?”
小黃門聞言一笑,抬手為長寧面前的杯中填了一盞桃釀,不動聲色道:“您側(cè)對面那位那位身著紫蘭披帛的是秘書少監(jiān)黃大人家的小娘子,與她相隔穿丹色衣裙的是諫議大夫王大人家的小娘子……”
長寧面色不改的順著小黃門的介紹逐一看去,卻在看到其中一人時,目光頓了頓,那人剛好也看向她,兩人目光在空中碰撞了一下,彼此之間又挪開了視線。
身邊的黃門依然在盡心盡責的介紹著來人,“剛進來的這位頭戴珠玉花冠的是吏部侍郎凌大人家的小娘子,她身邊那位穿著玫瑰紅襦裙的是侍致高大人家的小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