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春日宴
翌日為春獵的重頭戲,一干公侯伯武將及成年皇子都隨圣上御馬去了臥云山林深處圍獵。納蘭崢等女眷則在行宮里頭行宴,算是與狩獵呼應(yīng),圖個熱鬧和美。
皇宮不可無人主事,謝皇后在皇廟祭禮完畢后便擺駕回了宮,未曾跟來臥云山。此番主持宴會的人是碩王的生母,晉國公的嫡女,在后宮堪與謝皇后平分秋色的姚貴妃。
偌大一個怡和殿,絲竹管弦,余音裊裊,姚貴妃與另一位隨駕的賢妃位列上首,其下座席被鏤雕屏風(fēng)一棱棱分成三個隔間。
由東往西第一隔間內(nèi)為未成年的皇子皇孫及少數(shù)幾位年幼的公侯伯之后,湛明珩也位列其中。
納蘭崢因此有些奇怪,弟弟是被交代了要封口的,可如此一來,太孫的身份豈不還得曝光?
她透過鏤雕的縫隙仔細瞅了瞅才明白,云戎書院里確有眾多公侯伯之后,卻多是各家的嫡長子或嫡長孫,今日得了欽點到場的,除卻被默許知曉實情的納蘭嶸,竟沒有一位是那里的學(xué)生。
看來,圣上是預(yù)備將這把戲認真玩下去了。
不過話說回來,天子爺有心隱瞞的事,即便有人生出懷疑,但凡還有點頭腦就不會拆穿。
大家都是聰明人,睜只眼閉只眼的功夫還是有的。誰會沒事尋死呢?
第二隔間坐了與納蘭崢一樣未出閣的女孩家。里頭人不多,加上幾位皇女籠統(tǒng)不過寥寥八個,可見真如綠松所言,她此番是得了榮寵的。
第三隔間坐了文人墨客。春獵是武事,文官不隨行,不過這等熱鬧場面卻也少不得要有文人墨客添彩,好記幾筆回去。
這些人都是受到舉薦才來的,多為朝中文官的門生,亦或諸皇子的門客,雖未參官職,卻都有點才氣。
納蘭崢因此想到一個人,偏頭去瞅時果真看到了。顧池生穿了身格外老成的鴉青色直裰,坐在那里與一眾同窗們談笑風(fēng)生。
她見狀倒有些欣慰。她前世死前,那還是個十分卑微寡言的孩子,小心翼翼寄人籬下,連與她這嫡小姐說話都不大敢,如今卻是得了待人接物之法了。
或許就像當年的父親所說,顧家不重視他,因而給他取名“池生”,然本非池中物,終遇騰飛時,他總有一日會掙脫庶出的枷鎖,成為人上之人。
納蘭崢這邊的女孩家安安分分吃著茶點。四位皇女皆是十打頭的年紀,端得十分矜持,話也不多,倒是旁側(cè)的三位公侯伯之后一直嘀嘀咕咕說笑,看這樣子,似乎是舊識。
納蘭崢是其中年紀最小的,誰也不認得,就默默吃著荔枝肉,偶爾也聽幾耳朵。她們似乎在講詩文,其中有位晉國公府孫輩的嫡小姐,看似是三人當中最有墨水的,說起話來一套一套。
不過,納蘭崢是從書香門第走出來的,墨寶見得多了,聽她斟的字酌的句也不覺得有什么厲害,頂多算女孩家里的中等水準。
宴行過半,許是幾位皇女架子端得累了,離納蘭崢稍近些的那個偏頭過來,看一眼她面前翠玉雕纏枝蓮紋瓷盤里所剩無幾的荔枝肉,笑道:“是魏國公府的四小姐吧?這荔枝性熱,可別吃多了?!?/p>
這位是排行十一的皇女湛妤,怕她年紀小不懂事才出言提醒。
納蘭崢聞言低頭瞧了瞧果盤,這才覺得的確吃多了,不好意思笑道:“多謝公主提醒,是阿崢貪食了?!?/p>
哪里是貪,分明是無聊的。她的丫鬟進不得這等宮宴場合,因而身邊連個說話打趣的人都沒。可不只得埋頭苦吃嗎?
她這一笑,兩朵梨渦便現(xiàn)了出來,湛妤忍不住輕點了一下她的腦門:“小小年紀就這么貪吃?!?/p>
“年紀小才要多吃的,日后可就沒機會了?!?/p>
“日后怎就沒機會了?”
“長大了要嫁人,若是吃得多了,臉生橫肉,可就嫁不出去了!”
湛妤聞言輕笑出聲,倒惹得其余幾位皇女也偏過頭來,其中一位稍年幼些的道:“魏國公府的這位小姐真是生得可愛極了,難怪逗樂了皇姐?!?/p>
又一人道:“我這兒還有荔枝,納蘭小姐要不要?”
顯然這位妤公主在皇室中地位不低,素是受人追捧的,這才叫納蘭崢跟著引起了旁的皇女注意。
湛妤攔了她的手:“荔枝就別給她吃了?!庇洲D(zhuǎn)頭看向侍立在旁的宮婢,“替納蘭小姐沏盞花茶來,要加了枸杞的?!?/p>
納蘭崢不好意思說自己不喜喝茶,人家公主對她一番好意,她自然不能駁了。
湛妤又問她魏國公府好不好玩,她平日在閨中都做些什么。
她是懂說話藝術(shù)的,為扮作小孩,答的時候刻意稚氣了些,講得趣味十足。
湛妤也覺得新鮮,幾次被惹笑。尤其聽她說到與弟弟“私逃”出府去茶樓聽書,最后慘遭婆子捆回去那茬時,若非以袖掩了面,險些就沒能端得住。
上首的姚貴妃難得見平日矜持內(nèi)斂的湛妤如此盡興,就問幾位小姐在聊什么,說出來給她也樂一樂。
姚貴妃一說話,自然吸引了整個怡和殿的注意,霎時什么談笑聲都沒了。
納蘭崢也不笑了,求救般看向湛妤,那些個趣事說給女孩家聽沒什么,可要給姚貴妃知道了,又傳到圣上耳朵里,可不丟了魏國公府的顏面嗎?
湛妤也是明白人,拉著納蘭崢那雙軟綿的小手朝上座道:“貴妃娘娘,我與魏國公府的小姐說私話呢,都是閨中的事,可不能講給大家聽?!?/p>
姚貴妃聞言笑了笑:“本宮倒不曉得,咱們妤公主也有古靈精怪的一面?!?/p>
方才稱納蘭崢可愛的那位皇女插話道:“可不是嘛!我見皇姐與納蘭小姐倒是投緣?!?/p>
一旁的賢妃聽了,朝姚貴妃笑道:“姐姐,昨個兒我聽陛下講,魏國公府的四小姐是位妙人,與小太孫也是相識的?!?/p>
姚貴妃聞言看了納蘭崢一眼,笑道:“是嘛。”
賢妃這話雖是放輕了講的,可這時候的怡和殿卻很安靜,但凡有耳朵的,誰人聽不見?湛妤聽罷略有幾分訝異,偏頭問道:“阿崢認得明珩?”
豈止是認得,還結(jié)了怨呢!
她撇撇嘴:“有幸與太孫殿下有過兩面之緣。”
才不是有幸!
湛妤一看她那憋屈樣就笑了,似乎是猜到什么:“明珩的脾氣差了些,心地卻是好的,你多見諒?!?/p>
她一個國公府小姐哪敢對皇太孫“見諒”?。骸澳@話說的,真是折煞阿崢了,要是被太孫殿下聽著了,可不得怎么生氣。”
她話音剛落就聽見一聲頗有些不爽的干咳,偏頭一看,可不正是來自屏風(fēng)另一側(cè)聽見她們談話的湛明珩。
倒是個順風(fēng)耳!
納蘭崢低哼一聲,把頭扭了回來。
湛妤見狀卻覺更有意思了,故意提高了些聲道:“他是不是欺負你了?我這侄兒真是越發(fā)不懂事了,竟連個小丫頭都不肯相讓?!?/p>
湛妤今年剛十五及笄,為先皇后所出,是太子的同母胞妹,在湛明珩的眾多姑姑里,與他的關(guān)系當數(shù)最親近。
湛明珩平日對這個親姑姑也算尊敬的了,此番卻還是來了脾氣,奈何得把持著皇太孫的身份,不好發(fā)作。
納蘭崢繼續(xù)埋頭喝茶,不說話了才發(fā)覺,不知何時起,她所在的隔間里只剩了她與幾位皇女的談笑,晉國公府小姐那頭似乎安靜了太久。
她正覺得不對勁,想抬頭看看,忽然聽見一個細嫩的聲音:“姚姑母,我這兒有半副聯(lián)子,有了下片卻反倒對不好上片,實在覺著可惜,不知今日可否跟您討個巧,讓在座諸位才子才女們替疏桐拿拿主意?”
說話的人正是那晉國公府姚家的孫小姐,姚疏桐。很是個美人胚子,雖不過十一年紀,卻已能隱隱見出娟秀的眉目來,尤其那雙眼,竟像籠了煙似的楚楚。
今日這等場合,她也是托了姚貴妃這位姑母的福才能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