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容扒拉著未受傷的左手:“小師傅可知今日齋食之中,那佛手...那香椿...慧容雖不懂佛門規(guī)矩,但亦知吃人嘴短的道理,小師傅,您說呢?”
傷藥逐漸滲進肌膚,常念緩緩放下了對方的手。
佛陀在這世間信眾無數(shù),可惜并非所有信徒都如比丘一般虔誠。
常念出生在街坊有名的破落戶家中,父親將家中所剩無幾的錢財盡數(shù)揮霍在賭坊,家中佛像落滿塵土,他卻總說,茲要是心中有佛,便是虔誠信徒。常念是他早年間與坊間娼妓一夜歡愉之下遺留的孩子,一個不在父母期待下出生的孩子。
“父親常說,比丘尚可乞食,為何你不能?遂常念自小便是吃百家飯長大,待小僧大些,他便說,乞食本領(lǐng)不小,竟真將自己養(yǎng)活了,既如此,你便去剃度出家,跪于佛祖膝下,日后受嗟來之食也可心安理得些?!?/p>
他抬眼,眸中滿是佯裝出來的細碎堅強。
“抱歉,我不知......”若是她早先知道實情,定不會拿飯食和他開玩笑。
“無事?!背D钜圆冀硗惺郑闷鸺啿技毤毎骸八资乐掠诔D顏碚f,恍若隔世,都過去了。”
貌美小沙彌垂首斂目,手上放輕了動作,慧容瞧著愈發(fā)憐惜,向?qū)⑵浔Щ丶乙越鹞莶刂哪铑^愈發(fā)強烈。
“小師傅,明日慧容再來送素齋與你,可好?”
常念鄭重婉拒了對方,出家之人不可過貪口腹之欲。更遑論,比起過去飽一頓饑一頓的日子,如今的生活,他很知足。
但慧容恍若未聞,此后更是日日左右手提著兩大食盒,換著花樣投喂乞食比丘和其座下新收的小弟子常念。
俊男少女,正是青春好時節(jié),話聊得投機,便總愛往一處湊?;廴菟坪趺詰偕狭诉@類喂養(yǎng)投食的行為,樂此不疲。
他教她誦經(jīng)詠佛,她贈他于清苦寺廟之中,撐起一片俗世歡愉。
一來二去,寺中難免有流言興起,有沙彌背地里編排二人關(guān)系,直到有一日,那些不堪傳言,被比丘聽了去。
常念跪于比丘下方,面前是莊嚴佛像,比丘嘆詢他最年幼,且是方受戒剃度的弟子:“為師聽說,這方清信士的女兒,也就是那慧容施主,今日常來寺中,又與你來往密切,可有此事?”
常念以頭觸地,掌心相合:“確有此事。”
“那寺中流言,你作何解釋?”
小沙彌沉著一張俊臉,看不出哀樂,他道:“弟子以為,慧容施主原是替父往寺中送餐食,因弟子先前曾出手相助于她,遂與弟子走得近了些…那日,弟子不小心說漏了身世,許是引得了施主同情…”
“罷!”比丘嘆一聲:“你二人若只作為朋友投緣,為師自當(dāng)無二話,但你可知此謠言一起,其間最不利的當(dāng)屬慧容施主啊,未出閣女子與寺中沙彌混作一處,你叫她日后如何…”
常念似不愿聽到比丘接下來吐露的二字一般,雙目緊縮,先一步許諾:“弟子謹記,日后定與其保持距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