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宗室里都知道景王殿下的大姑娘養(yǎng)的時候王爺沒在家, 連洗三也沒仔細(xì)辦,所以大姑娘滿月,景王府就往各府里送帖子, 要辦滿月。
連宮里的太后娘娘和皇上兩位圣人, 也給孩子賞了東西,因孩子還小,暫且不給取名字,也不能給封號,但因皇上賞東西的時候吩咐了一聲, 給景王家的小郡主, 底下人都聽在耳朵里, 來傳旨賞東西的人就不打折扣的這樣說了。
別說皇上一句話,就是平日里略微有個什么偏好,底下趨奉的人也多的很,自然人人嘴里提的都是小郡主了,何況景親王的嫡長女, 今后一個郡主的封號那也是必有的。
但就算是郡主, 那也只是個姑娘, 宮里的公主們滿月、生日之類也幷不招外命婦進(jìn)宮朝賀, 現(xiàn)就有個例子,宮里儀嬪也是三月里生了個小公主,比景王府的小郡主大著二十天,無非就是宮里太后娘娘賞了儀嬪和小公主東西,各宮也都送了一回, 也去看了一回就罷了,滿月的時候儀嬪梳洗了去給太后娘娘和各宮娘娘們磕頭,也就完了,其他的動靜一點兒也沒有。
景王殿下這樣高調(diào),人家背后議論的就多了,不乏種種羨慕妒忌恨的,四殿下誠郡王先于景王殿下賜婚,成親卻被他加了塞,這會兒景王妃女兒都生了,他們成親才半年,還算是新婚呢,誠郡王妃接了景王府的帖子,一邊叫人拿了庫房冊子來選東西當(dāng)賀禮,一邊說:“一個小丫頭,大張旗鼓辦什么滿月?!?/p>
誠郡王一腳踏進(jìn)門來,聽了這話就皺眉,只沒說什么,丫鬟接著誠郡王,服侍他換衣服取佩飾,又跪下給他脫了靴子換上軟底布鞋,他才舒服的透了一口氣,坐在炕沿上接了茶慢慢的喝。
誠郡王妃勾出來幾件東西,交給誠郡王看:“郡王爺瞧瞧這樣可妥當(dāng)?”
誠郡王也懶得看,幷不接冊子,只道:“這些事情你做主就成了,不必問我?!?/p>
誠郡王妃就又接著道:“要說是個哥兒,請一請客也就罷了,只養(yǎng)個姑娘,倒捧的比公主還金貴些了?!?/p>
“也無非就是自家親戚,又沒外人?!闭\郡王有點不耐煩她逮著這事不放,鶏毛蒜皮的小事也值當(dāng)這樣說。
“那也未免福氣太重了些,小孩子家……”她還沒說完,誠郡王就站了起來:“你快閉嘴吧,小皇叔的家事,要你多什么嘴!”
說完茶也不喝了,抬腳就出去了。
誠郡王妃‘哼’了一聲,也不出言挽留,只把那冊子摔在炕上:“就照著那幾樣預(yù)備好就行了!”
在她屋里跟前伺候的是她從娘家?guī)н^來的丫頭,皇帝當(dāng)時有心要自己安排人出繼鎮(zhèn)南王府,是以把鎮(zhèn)南王妃的娘家侄女兒賜婚給了皇四子,差不多算是補(bǔ)償平衡的意思,鎮(zhèn)南王妃的娘家宣平侯府早年頗有圣寵,恭親王老太妃就是他們家的老姑奶奶,新帝登基后他們家看起來稍差,但依然家大業(yè)大,如今又出了皇子妃,依然算得上京城里有數(shù)兒的人家。
誠郡王妃的陪嫁手筆不小,單屋里伺候的大丫鬟就陪嫁了八個,這會兒全在屋里伺候,內(nèi)務(wù)府送來的丫鬟,都只在屋子外面伺候。
這會兒那丫頭也是從小兒陪著誠郡王妃長起來的,過去捧起冊子,一邊低聲勸道:“既然郡王爺不愛聽,郡王妃就順著點兒不說就罷了。您瞧后頭院子的那兩個,郡王爺要怎么著都順著,不就叫郡王爺喜歡了?”
她說的是在成親之前就跟著誠郡王的兩個侍妾,如今都在后頭小院子里住著,其中有一個誠郡王妃前日才聽丫頭悄悄回她,那侍妾已經(jīng)停了一個月?lián)Q洗,只還沒敢聲張請?zhí)t(yī)呢。這會兒提到這個就更刺心了,誠郡王妃可聽說了的,景王妃一進(jìn)門,立刻就把府里兩個原本太妃娘娘賞的人都打發(fā)了的。
誠郡王妃冷笑道:“都順著還有什么意思,我就是要不順著他,他才知道我是誰呢?!?/p>
她是郡王妃,跟他是夫妻,難道還能跟妾室一樣不成?那不就成了笑話了嗎。
那丫頭只得嘆氣,郡王爺脾氣強(qiáng),自家姑娘也不差什么,可是郡王爺不喜歡抬腳就能走到后頭姨娘侍妾屋里去,姑娘能去哪里呢?
誠郡王妃在屋里怎么說是一回事,到了那一日,還是親自上門去看小堂妹,方婉在里頭跟人說話,卻是溫郡王妃董瑩繡聽了通報說是誠郡王妃來了,便替方婉來迎,誠郡王妃滿心里看不上董瑩繡這樣捧著方婉,覺得她好歹也是正經(jīng)皇子妃,又是長公主府出身的姑娘,卻把個鄉(xiāng)下妞兒捧的高高的。
但她面兒上卻是笑吟吟的,董瑩繡笑道:“十二叔爺家的嬸娘和三伯家的大嫂子剛來,正在里頭看小郡主,嬸娘不好走,我替嬸娘來迎一迎?!?/p>
“勞動嫂嫂,怎么敢當(dāng)?!闭\郡王妃笑道,董瑩繡說的就是燕王世子妃和恭親王世子妃,小輩的滿月,長輩通常就賞東西,自己就不來了。
董瑩繡笑吟吟的挽著她進(jìn)去,景王府請客都是親戚,放眼望去,差不多都是宗室,景王妃娘家的人都在里頭屋里坐著,方家自度位卑,倒也不格外去應(yīng)酬,這分寸還是要緊的。
誠郡王妃進(jìn)去里頭和姑母堂嫂表姐等打招呼說笑,落座喝茶,看了一回,卻不見齊郡王妃,倒是看到顏側(cè)妃的娘家母親帶著自己家兩個姑娘,在里頭陪著方家人說話。
方家和顏家那點關(guān)系,大部分人都知道,只是現(xiàn)在方家發(fā)達(dá)了,顏家還拿著那點兒關(guān)系說事兒,貼著不放,誠郡王妃就在心里看不上眼,她也不過去說話,就問董瑩繡:“怎么沒見大嫂子?”
董瑩繡輕輕笑道:“大嫂子剛診出來有喜訊兒了,月份還輕,暫時不好走動,就只叫人送了禮來?!?/p>
誠郡王妃聽的越發(fā)堵心,跟董瑩繡小聲笑道:“果然是喜信兒,怪道呢,要不是有事兒,怎么能不來。不過這會倒是真不該來,不好走動是一回事,要緊的是可別像嬸娘這樣福氣,頭一個就得個姐兒。”
董瑩繡這樣能說會道的,都不知道該怎么接這個話。
可誠郡王妃不在乎她怎么接話,又笑道:“既然知道了,回頭我預(yù)備了東西,也去看看大嫂子?!?/p>
然后她又笑看董瑩繡:“三嫂子的禮我也預(yù)備下,說不準(zhǔn)明兒個就能送出去了呢。”
董瑩繡的面色僵了一下,又立刻回轉(zhuǎn)了過來,笑道:“你倒是拿我也取笑起來?!?/p>
然后董瑩繡就懶得再應(yīng)酬她了,打發(fā)了她在那邊椅子上坐著,心道,以前做姑娘的時候也跟她來往過,雖然不是一個圈子的人,不大在一塊說笑,也不覺得她這樣不會說話啊,這嫁了人,倒好像是得了癔癥似的。
這會兒客來的差不多了,在開宴之前,當(dāng)然各人都有交好,各人聚在一起談笑,方婉應(yīng)酬了一回,雖然還算游刃有余,到底說了不少話,這會兒坐下來也歇歇喝杯茶。
她這個月子里鶏湯魚湯豬蹄湯的補(bǔ)著,完全沒掉肉,原本婀娜的身姿胖的只剩了兩分,可是皮膚白的發(fā)光,猶如羊脂玉一般的細(xì)膩,眉眼舒展,只帶一分微笑,看起來就十分的圓滿。
董瑩繡看了她,又轉(zhuǎn)頭看看坐著那邊的誠郡王妃,那一個雖然也帶笑,可看起來就完全是兩碼事了。
方婉見了董瑩繡,對她招了招手,等她過去,就笑道:“剛才我太太聽顏夫人說,顏側(cè)妃好像不大好,我這里不好去的,我們家太太回頭要過去請個安,我記得你們郡王府也有側(cè)妃,不如叫去走一趟?!?/p>
“這是怎么了?”董瑩繡就坐到了一邊,方婉小聲道:“你大嫂子不是有喜信兒了嗎?齊郡王進(jìn)宮給娘娘請安,娘娘就賞了個人伺候?!?/p>
“這也算個事?”董瑩繡不以為然的道,說起來,老一兩輩的王叔叔爺不比,單是這一輩賜婚開府的皇子,就數(shù)溫郡王府后宅擱的人多,蕭祺這個脾氣是改不了了。
不過聽董瑩繡這樣一副口氣,不管怎么想都帶著一種古怪的有趣,方婉還是忍不住嗤的一聲笑出來,然后才說:“單進(jìn)個人也罷了,娘娘的意思,這是有身份的姑娘,要請封側(cè)妃。”
怪道呢,側(cè)妃就不一樣了,那是要上玉碟有品級誥命了,怪不得顏側(cè)妃就病了呢,方婉隨即補(bǔ)充了一句:“這姑娘姓胡,從金陵來的,家里父親在金陵有五品官職,但祖祠卻是在海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