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未思記得徐鳳林。
二十年前, 他前往東海派,那時徐鳳林隨侍掌門身側(cè),已經(jīng)嶄露頭角,是名副其實的后起之秀, 只是舉止神情還帶著些許青澀。
臨走前徐鳳林喊住他, 向他請教道法。
云未思沒有回答他, 反是道︰“大道三千,各有所悟, 東海派底蘊深厚, 足夠讓你修行,不必再另覓途徑。”
但徐鳳林很堅持︰“道尊修為如此高深, 想必有我可以學(xué)習(xí)之處,還請道尊不吝賜教?!?/p>
云未思︰“無它,唯專注耳。”
徐鳳林︰“我聽聞云道尊的師尊九方真人, 叛道入佛,又由佛轉(zhuǎn)儒,最終入魔,不知云道尊對此有何看法?”
云未思︰“他有他道, 我有我道。”
徐鳳林︰“那我還是更向往云道尊的道。”
云未思點點頭,不再多言, 啟程下山。
這是他們之間寥寥數(shù)言的交集,談不上交淺言深,但總算有過一面之緣。
所以云未思在聽說徐鳳林成為天垂城長老之一后,就過來找他。
云未思原以為還需要費些唇舌,沒想到徐鳳林答應(yīng)得如此主動痛快。
云未思不喜歡欠人情,就道︰“你若能殺他,我可以答應(yīng)為你做一件事。”
徐鳳林︰“你為何要殺他?”
云未思︰“九方長明, 他曾經(jīng)是我的師父?!?/p>
這句話有些答非所問。
也許就連云未思自己,也無法說出答案。
這仿佛已經(jīng)成為銘刻在骨子里的一種記憶。
非做不可,沒有原因。
就在徐鳳林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云未思也在想,自己到底是為了什么,一定要殺九方長明?
是師徒理念不同,最終分道揚鑣的遺恨,還是覺得他玷污了道門,不配為師?
云未思捫心自問,他對九方長明無愛無恨,根本談不上深仇大怨。
思及此,他微微蹙眉,總覺得自己似乎遺失過什么,空落落缺了一塊,再體味卻無從找起。
徐鳳林卻面露震驚,終于知道自己方才覺得這個名字耳熟的原因。
“九方長明?他竟還沒死?!”
云未思反問︰“他死過?”
徐鳳林︰“他與妖魔勾結(jié),導(dǎo)致**燭天陣失敗,也是害你不得不鎮(zhèn)守九重淵的罪魁禍?zhǔn)祝愣疾挥浀昧???/p>
云未思不語。
徐鳳林將此人視為畢生追求,如今看見真人,不管對方到底為何想殺九方長明,只要云未思想要,他自然會幫忙做到。
“九方此人,早已在人間身敗名裂,人人得而誅之,如今雖然在九重淵,也難逃天罰。只要他在天垂城中,我派出的人就能找到?!?/p>
云未思︰“天黑之后,我須閉關(guān),無法協(xié)助你?!?/p>
徐鳳林︰“我會親自動手,將他首級奉上,云道尊放心便是?!?/p>
云未思點點頭,又問了一次︰“你想要什么?”
徐鳳林思索片刻︰“傳聞九方長明遺失的四非劍,如今可是在云道尊那里?”
云未思想也不想就拒絕了︰“那把劍認(rèn)主,我至今尚未完全馴服鎮(zhèn)壓,不能給你?!?/p>
徐鳳林不以為意,他真正想要的也不是四非劍——
“聽說云道尊早年有把春朝劍,不知能否成為得劍的有緣人?”
春朝劍。
云未思取下背上長劍,翻手出鞘。
上面并未銘刻劍名,但劍身修長秀麗,宛若春水繁花,正應(yīng)了春日興榮,朝朝向陽。
這把劍的靈力遠(yuǎn)比不上四非劍,而且到了云未思這種修為,枯枝長葉皆可為劍,一把有形之劍算不得什么,但他仍舊一直帶著這把劍,從玉皇觀到九重淵,從未離身。
他看著劍,徐鳳林則看著他。
“春朝劍,也不行?!?/p>
徐鳳林︰“此劍對云道尊而言,應(yīng)該已無大用?!?/p>
的確沒有大用。
但自己還一直背著。
“換一樣吧”
徐鳳林沒有強(qiáng)人所難。
“既然如此,我暫時還未想到其它想要的,等我想到,再與你說?!?/p>
云未思嗯了一聲。
“天黑之前,最好動手,以免徒增變數(sh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