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番外一
明珠暗投的日常(一)
舜元四年,七月。
“娘娘請看,這是宮務(wù)府里定下的,這一遭火災(zāi)里,不幸殞命了的撫恤宮人名冊?!睆埳袑m捧著一份折子,恭恭敬敬的朝著一旁的白蘭遞了過去。
還是曾經(jīng)住過的昭陽宮里,距離梁王逼宮,火光沖天的那一夜,也才過了不到半月的功夫。
蘇明珠坐在后殿的青紗窗下,仍舊只是一身家常半新不舊的家常舊衣,身上發(fā)間除了幾支簡單的玉鐲玉釵之外,也是一派素凈,雖然容貌是天下一等一的飄麗,但若叫不知情的人見著,莫說宮中的貴人了,便是許多帶著品級的內(nèi)官,瞧著都要比她富貴些。
可是內(nèi)官之中,近些日子風(fēng)頭正盛的張尚宮姑佷兩個,言行之間卻是越發(fā)的小心恭敬,莫說對著蘇明珠本人了,便是對著她身邊親信的小宮女山茶,也是客客氣氣,丁點兒不因為身有品級,便有所怠慢。
究其原因,除了曾經(jīng)的貴妃娘娘因為為國祈福出去轉(zhuǎn)了一圈,回來就被加封了皇貴妃,眼看著就要被冊為中宮皇后之外,更要緊的,就是陛下如今對娘娘的珍重重視,滿宮之中已是無人不知,開罪了陛下或許都沒什么事,但若是膽敢對娘娘不敬,是一定沒有好下場的。
“主子,陳太監(jiān)那送來了一道炸鵪鶉,說都里外都仔細(xì)收拾(干gan)凈的,主子這半晌午的餓了,吃的正好?!被乩攘硪活^,娃娃臉的山茶笑嘻嘻的端著一方冰釉瓷盤送了過來,面上滿是笑︰“您聞聞,香的很!”
蘇明珠抬頭一瞧,小小巧巧的鵪鶉,都被炸的金黃酥脆,襯著這翠綠的盤子,不光味道咸香,只瞧著就已是滿口生津。
“他的手藝倒是越發(fā)好了?!碧K明珠瞧著,就伸手示意張尚宮姑佷兩個坐下︰“你們兩個也嘗嘗這野味,不是多難得,就是少見些,也就是我這兒不講究這些,他們才敢什么東西都往上送。”
張尚宮謙讓著謝了恩,只在繡墩上側(cè)著身子小心坐了,對那賞下的炸鵪鶉,也因是炸物,怕吃的失禮,就只是略微沾了沾唇,只怕連味兒都嘗不出來。
倒是一旁十三歲的張典籍,到底是年紀(jì)小些,聞著那味道香,就沒忍不住的用帕子擋著咬了一口下來。
鵪鶉炸的內(nèi)外酥脆,就算再怎么小心,四周一派的寂靜里,也難免吃的咯吱咯吱的響,察覺到這動靜,張典籍嚇了一跳似的,吃在嘴里的不敢再咬,可又不能吐出來,一時間當(dāng)真是左右為難,只差點將頭都低到了地縫里去。
蘇明珠正巧瞧見了,忍不住的就笑出了聲來︰“山茶,快分出一半來,帶你去張姐姐去后頭好好吃,真噎著了可怎么好呢!”
這話一出,眾人順勢瞧去,也不禁都帶了笑。
山茶與她年紀(jì)相仿,又因在明珠這兒養(yǎng)的越發(fā)天真,聞言便當(dāng)真給送去了一杯茶,滿面擔(dān)憂︰“姐姐噎著了?快喝些水呀!”
張典籍想要解釋,偏又張不開口,一著急,還當(dāng)真噎著了。
“這是怎么了?”正鬧做一團(tuán)時,回廊上忽的想起了一道清朗的男聲,聲音溫和︰“明珠,怎的你這就總是這么熱鬧?”
正是剛剛下朝額趙禹宸。
趙禹宸在宮人面前,一向都極有帝王不怒而威的威勢,宮人們在他面前不敢放肆,一瞬間,都規(guī)矩的俯身行禮,連被噎的滿面通紅的小張典籍都沒(露)出什么差池來。
也只有明珠丁點不當(dāng)回事的模樣,擺手示意白蘭山茶送張典籍都下去,才站起身來,朝他笑了笑︰“今兒個下朝這么早?”
“嗯?!壁w禹宸隨口應(yīng)了一聲,見她周遭幾步都沒有旁的宮人,便上前幾步,行到了她的身邊,用旁人都聽不到的聲音低聲的說了一句︰“太想你了,想趕緊回來見你?!?/p>
自從蘇明珠回宮了之后,趙禹宸最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說起這些“想你,喜歡你”之類的話來,卻是越來越習(xí)慣了一樣,動輒就掛在嘴上。
只是他到底還是從前的那個趙禹宸,這樣“輕浮失禮”的話,有宮人在時,他是決計不肯說的,最多也就是像現(xiàn)在這樣,作賊似的,偷偷(摸Mo)(摸Mo),卻又格外認(rèn)真的說上一句。
聽著這話,蘇明珠眼眸沒忍住的微微一動,卻也毫不退讓,轉(zhuǎn)過身,看似只是請他坐下,在實際上,卻在彎腰的一瞬間,不易察覺得對著他的耳輪輕輕的吹了一口氣。
猝不及防之下,趙禹宸雙膝猛地一軟,好在他原本就正要坐下,好懸沒出了丑,只是在羅漢榻上順勢坐了下來。
抬起頭,他有些埋怨似的瞧了她一眼,一雙星眸閃亮亮,又似乎帶了幾分水霧似的——
看得人心里心里癢癢!
“咳。”蘇明珠躲閃似的,扭頭咳了一聲,將手上的折子放下,不理他,只看向了剛剛回來的白蘭,一本正經(jīng)的問起了正事︰
“乾德宮那邊活下來的宮人,周統(tǒng)領(lǐng)那可都查清了?”
這一次宮變,梁王之所以能毫無察覺得放出這么大的火,所憑借的便是當(dāng)初先文帝給他龍影衛(wèi)在宮中的勢力,如今梁王雖死,但是宮中指不定還有多少余黨沒有查明。
好在也正是因著這一次大火,之前從未懷疑過的宮人便有許多(露)出了馬腳。
畢竟那么大的火,整個乾德殿都已經(jīng)燒成了灰燼,就連趙禹宸,若不是陰差陽錯,湊巧去了昭陽宮,也必定是不能幸免的,就更莫提旁的人。
有這樣一個大前提在,說一句不好聽的,在這樣大的火情里,不論殿內(nèi)服侍的,還是外間灑掃,凡是當(dāng)時在乾德宮內(nèi),最終卻活了下來的宮人,便都有里外勾連的嫌疑。
當(dāng)然,凡事也不能這般絕對,即便死在了這一次火災(zāi)里的,也說不得會有梁王早已投靠了梁王的死士,活下來的也難免會有運氣好,或是天(性性)警醒,當(dāng)真是從火場逃了出來的,總不能一概而論。
而這分辨的職責(zé),自然便交由了術(shù)業(yè)有專攻的龍影衛(w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