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那天下午,顧家所有人聚在一起包餃子。豬肉蘿卜餡一大盆,還有韭菜雞蛋餡一大盆。過年期間餃子要吃上好幾頓,這是村里的習(xí)俗,所以顧家人齊上陣,大寶和二丫也在一旁打下手。
除夕晚上,村里的人家早早放了鞭炮,劈里嘩啦響個不斷,一家挨著一家,通過聲音來源,就知道哪一家準(zhǔn)備開飯了。
在餃子快要出鍋的那一刻,顧父將鞭炮掛在柴禾上面,點(diǎn)了火,接著一頓猛響,大寶在一旁又蹦又跳,男孩子都喜歡這些東西。二丫則緊緊捂著耳朵,躲在大丫后面眨巴著眼睛,自己是個喜歡安靜的小仙女呢!
餃子出了鍋,桌上還擺著醬菜和醋汁,上面飄蕩著一層青翠翠的香菜,蘸一下,咬一口,鮮香的汁餡溢出來,又酸又香。
顧家倒沒有守夜的習(xí)俗,一大家子吃完飯出去逛了逛,和交好的幾家祝賀幾句,消食完畢,還是待在灶房里面烤火談話。
“明年開春,我準(zhǔn)備抱回來一頭小豬崽,咱們自家養(yǎng),再多養(yǎng)幾只鶏?!鳖櫮复蛩阒擅髂昃鸵聢隽?,花銷不是少數(shù),往年家里沒有太多余錢,整日都要忙活地里的莊稼,如今有了牛,就要多養(yǎng)上幾只鶏和豬。
吳氏點(diǎn)點(diǎn)頭,“娘,就這么辦,咱們村里養(yǎng)豬的,每年都有二三兩銀子呢,過年家里也不缺肉吃?!?/p>
顧母笑著打趣,“你的重點(diǎn)在最后一句吧!”
其他人哈哈大笑,吳氏紅了臉,辯解開口,“才不是呢,我是這種人嘛?”
小小二丫點(diǎn)點(diǎn)頭,“娘只是賣錢的時候順便吃幾口?!?/p>
“你這個妮子?!眳鞘宵c(diǎn)點(diǎn)自家閨女的小腦袋。
“幾個孩子都大了,是時候要有個正經(jīng)名字,當(dāng)家的,你給取一個吧!”顧母看著顧父開口。
顧老爹點(diǎn)點(diǎn)眉頭,這可真是難為他,看看家里幾個兒子的名字,都是一個字,取名字這事兒,他可真不拿手啊!
顧父半天緩緩開口,“大郎他們這一輩,都沒有什么講究,我聽說大戶人家取名都按字排輩,要不咱們也學(xué)一學(xué)人家?”畢竟三郎開年就要下場了,家里小輩的名字也不能隨意糊弄。
顧大郎看著顧馳,“三弟,你學(xué)問好,你說一個,咱們聽聽!”
顧馳沉吟片刻,食指指骨敲了敲桌面,“問學(xué)通經(jīng)濟(jì),詩書啟后賢,盛業(yè)傳家裕,百世受其昌。就從問開始吧。至于大寶,爹,我看'昭'字不錯?!?/p>
“ '昭' ,光明也,問昭,不錯,希望咱們子孫后輩有一個光明的前途。”顧父滿意的點(diǎn)點(diǎn)頭。
三郎取的名字和字輩可真是說到他心窩里去了,自己是個種地的,就盼望著子孫后代能夠?qū)W業(yè)有成,受人尊敬。
就這么,大寶正式有了名字--顧問昭。大丫、二丫也取了命,分別是顧問瓊和顧問瑜。
大寶看著姐弟幾人的名字,捂著嘴偷笑,“二丫妹妹名字的筆劃可真多,等她啟蒙時有的困難呢!”
“大寶啊”,家里人還不太熟練,總是忘記大寶的新名字。
大寶卻不依,自從為他取了名,總感覺自己是個小大人,撅著嘴糾正,“爺爺,是問昭啊!”
輪到他自己的時候,就是二丫長二丫短的,偏偏他還理直氣壯,“妹妹還小呢,叫二丫可愛?!闭媸莻€熊孩子·大寶。
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前一天晚上顧母提了兩個竹籃遞給吳氏和苗氏,里面放著一條肉,肥瘦相間,大約有兩斤重;一包綠豆糕,一包干果,還有一斤蔗糖。
吳氏二人驚訝的看著顧母,“娘,用不著帶這么東西,留一些在家吃?!?/p>
顧母擺擺手,“聽話,安心帶著,你們家里也不容易,往年咱們手頭緊,今年多帶點(diǎn)東西回去?!?/p>
聽了婆婆這樣說,吳氏二人自是很開心,這何嘗不是婆婆為她們長臉呢?外嫁女帶著這么多東西回去,娘家自然很歡迎。
大郎、二郎一家子去了岳父家里,顧父則駕著牛車載著顧母和顧馳去到陽山村周家。
剛進(jìn)入村頭,微風(fēng)吹來清脆的聲音,“顧哥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