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皇子和公主一歲生日這天,宮里舉辦了盛大的抓周禮。
兩個粉琢玉器的肉團子被放在鋪著明黃綢布的桌面上,前面另有一大張鮮紅彩紙,上面放置著代表不同含義的各式物件。
所有東西都是禮部精心挑選,但就在儀式開始前,皇上卻突然奇想,叫人將傳國玉璽請了過來,正放在案前。
“皇上……”
縱觀歷史,即便是皇子抓周,又哪里有將傳國玉璽作為其中一物的?
未免太過兒戲!
龍彥昭此舉一出,立即有言官欲要諫言,龍彥昭卻趕在那些史官和言官前面道:“朕的子女既要抓周,自當也將江山劃為行列。眾卿覺得如何?"
“這......”
皇上這樣一說,一部分原本覺得“荒唐”、“兒戲”,但迫于陛下淫威的大臣立即止住聲音。
只還有一些過分耿直,向來無法解讀陛下意圖的大臣,仍舊硬著頭皮諫言道:“啟稟皇上,將傳國玉璽放入這抓盤之中實在于理不合,還請陛下三思?!?/p>
如今不說將陛下御用的玉璽放入抓周行列是否兒戲,就說萬一小皇子或者小公主有任何一個,直接抓了那傳國玉璽,接下來的事情該如何演變?
陛下尚且在位,剛出生的皇子皇女便來覬覦那龍位了.....
雖然小孩子并不懂得皇位的重要,也許只是因那玉璽外形獨特而選中了它…...但一旦選中,到時候該如何是好?
再怎么說,這多多少少也犯了忌諱。
......陛下便是再喜歡這一對皇子皇女,也不會允許有人覬覦自己皇位吧?
哪怕那是自己的子女。
所謂皇權(quán)至上。自古帝王皆是如此觀念。
縱然有與人共擁江山的氣量,但前提也得那位必須是向陽王。
再說,誰知陛下到底是怎么想的?
誰能保證他就真不在乎張龍椅?
這種尷尬局面還是能避免就避免得好。
有樂意操心的大臣不免議論出聲,這些人知道單是自己諫言并不奏效,便紛紛將目光指向了陛下旁邊的向陽王。
陛下行事風格詭譎,雖也穩(wěn)重,手段卻多有些孟浪??赏鯛敳灰粯印?/p>
王爺是最知分寸之人。
做事前往往權(quán)衡利弊,從不會行任性之舉。
也是唯一能夠勸說住陛下的人。
但這一次顧景愿卻破天荒地沒有阻攔。
抓周禮很快開始,他就安安靜靜地與龍彥昭并排站在一起,看著兩個肉嘟嘟的小娃娃向面前那堆寶物中爬去。
寬大的桌面上擺滿了“寶藏”,這些對于龍繁星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的玩樂場所。
小公主對任何事物都抱有強烈的好奇心,但她在桌上爬了片刻,一雙眼睛仔細后巡過后,還是毫不意外地、選中了她最喜好的小弓箭。
滿朝文武咋舌。
小公主才這么小就喜歡打打殺殺,皇上也樂意慣著。
……
輾轉(zhuǎn)想來,公主殿下這倒也符合大宜朝先祖馬背上打下江山的性情。
也像極了皇上小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