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很快這樣悠閑的生活就暫告一段落,幾方將材料收集齊全準備運送至南極,開始修復傳送陣的工作,葉孜也不得不放下手里的事情與唐凌秋再次前往南極,當看到科研人員廢寢忘食的工作狀態(tài)時,葉孜也心生敬意,因為他們的眼中只有自己的研究,連他們這些人的到來都沒能讓他們中斷一下,轉移注意力。
考慮到這些人的御寒能力不高,所以唐凌秋是贊助了一批符篆與玉符的,可這些人的研究勁頭太過瘋狂,有的人竟然寧可冷著凍著,將符篆與玉符拿來研究其中的能量運轉方式了。
還有幾個人在激烈地爭論,爭得面紅耳赤,留守在這邊的修士都拿瘋子一樣的眼光看待他們,接應他們的趙軍走過來笑道:“一直就是這副樣子,一旦投入研究中,誰也別想動搖他們,有時候叫他們吃飯喝水都要被他們嫌棄,我也被他們纏得頭都大了?!?/p>
趙軍要不是使命在身,責任感極強,早就想拋下他們走了,這段時間不斷地被他們要求自己演練能量使用方式,讓他們通過儀器來捕捉痕跡,當然他們也找過另三方的人,不過誰也沒給他們面子,只有趙軍這個曾經的軍人愿意配合他們,于是一個兩個的都不厭其煩地找過來。
唐凌秋和葉孜都同情地拍拍他的肩,辛苦他了,不過也沒有絲毫想取代他的意思,唐凌秋不厚道地說:“保重,如果他們研究出成果,肯定會記你一大功!”
趙軍黑線,不帶這么幸災樂禍把他往死里坑的。
這一次,匯聚在南極的人更多,為了配合這里的工作,上面還打出了科學考察的旗號來掩飾,當然真實目的也差不多,就是考察研究的專案有所區(qū)別而已。因為人多,傳送陣位置所在的冰山四周搭起了不少帳篷,軍方的人則還要負責運輸食物過來,他們和研究人員與修士不同,每日都需要補充足夠的能量,來保證身體機能的正常運轉。
大批修士的到來,讓圍在傳送陣周圍的科研人員不得不撤退下來,好在他們得了不少資料,每一項發(fā)現都足夠他們耗費許多時間去弄明白其中的原理,為了研究,有的科研人員還把古籍搬過來研讀,不得不說,還的確給他們指引了一個新的更加合適的方向,老祖宗留傳下來的東西還是非常珍貴的。
不過也有人舍不得離開,想要親眼目睹這些修士怎么修復傳送陣,這樣的機會可僅此一次,還有專人進行攝像。
……
時間一日日地過去,傳送陣的陣圖在陳長老與田長老的推演下逐步完善,其中葉孜也貢獻了他的見解,傳送陣也在眾修士齊心協力之下一點點地修補起來,這對于眾人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鼓舞。
當最后一塊破損的地方修補完好后,這地下冰洞里發(fā)出歡呼聲,所有中途離開的修士這時候都齊聚在此,等待這最后一刻,而起主要作用的兩位長老則緊張起來,不知陣法的運轉是不是跟預料的一樣,能將人順利地傳送到另一面去。
趕來觀看成果的白須拍拍手說:“要看傳送陣是不是能修復如初,只要傳送一次不就知道了,有誰想試一試?”
歡呼聲立即停止,冰洞內迅速安靜下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真正到了這個時刻時,之前的急切消失,反而心生遲疑躊躇起來。
陳長老看看四周,輕咳一聲說:“為了地球的安危,這個傳送陣設置成了單向傳送,也就是只能傳送到對面,卻無法再返回來了,所以想要離開的人先將自己的事情處理好,想清楚了再走,否則后悔也只能抱憾終生了?!?/p>
這是他們在商量的時候達成的共同意見,畢竟生長在這個地球上對這里有著不一般的感情,如果對面的修真界真能隨隨便便傳送個人過來,再出現玉虛這樣的人物,地球上剩下的修士跟凡人又會被攪得不安寧,就是從地球出去的修士,到了另一邊也難保會不會生出別樣的心思,所以還是斷了后路比較好。
這樣的觀點是葉孜與唐凌秋極力贊成的,甚至可以說是在他們的慫恿與大力推動下達成的,不管另一邊還有沒有人清楚玉清的情況和他的下落,都必須杜絕另一邊的修士到達地球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