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孤拐
桃源村,外人一聽到便會聯(lián)想起陶淵明所描寫的世外桃源,以為這里即使不是與世隔絕的鄉(xiāng)村,也會是個風景秀美桃花遍地的地方。
桃源村存在的歷史并不長,生活在這里的人家大多是當初戰(zhàn)爭年代逃難過來的,那時結(jié)伴逃難的人跋山涉水兜兜轉(zhuǎn)轉(zhuǎn),無意中發(fā)現(xiàn)這塊被山和水隔絕的寶地,當時又正值春天,與外面的烽火連天相比,這里漫山遍野的桃花,讓人覺得分外安心,有個舊年代的老秀才脫口說出桃源的名字,自此便以此為名。
現(xiàn)在桃源村還有老人念叨當初桃源村的風光,只可惜和平年代到來后,為了回應上面的要求大搞生產(chǎn)建設,領導派人將桃源村的一座山頭給炸平了,修筑了馬路,又搭建了一座橋。
自此,桃源村不再與世隔絕,然而,桃源村的秀美風光也在轟轟烈烈的建設中被破壞得嚴重,再見不到滿山遍野桃花盛開的美景。
以前,桃源村人要出山,必須翻過一座山峰再坐船,才能到達最近的集鎮(zhèn)西灣鎮(zhèn),修橋筑路后出行大大方便。
葉孜將自行車停在家門口,葉文博下去打開院門。
院子里的是三間瓦房帶兩間廚房,這還是葉孜父親在他出生前寄錢回來,讓葉文博蓋起來的,之前不過是土坯房。倒是葉孜大伯結(jié)婚成家時,葉文博將積蓄掏了出來又借了點錢,為他們蓋了瓦房,自己仍舊住著土坯房。
一個推車進院子,一個進去拉燈,家里一下子亮堂起來,葉文博顧不得收拾屋子,先提了菜去廚房,邊走邊回頭叮囑:“小孜要是餓了先吃兩個包子墊墊?!?/p>
“爺爺放心吧,我不餓,等下我就來燒火啊?!?/p>
爺孫倆一個忙著撿菜,一個忙著收拾屋子,一段時間不住人,屋里就落滿了灰塵。葉孜卷起袖子提了井水,將屋子里里外外擦一遍,洗了把臉和手就去廚房幫忙。
這家里從來只有男人,所以老小向來都是里外一把抓,葉文博連縫縫補補的活都行,燒菜更是好手了。葉孜手藝不及爺爺,有爺爺在的時候通常都是打下手。
葉孜在廚房里燒火的時候,院子里就走進了人,一進門就喊道:“老葉,小孜,這動作夠利索的啊,鍋里菜都煮上了,快,小孜,這是你王奶奶攤的餅?!?/p>
葉孜連忙起身,先將帶回來的包子翻出來,拿碗裝滿,足有七八個,然后迎了出去。王興軍見了又忍不住嘮叨幾句,但最后還是留下了餅帶走了包子,交往了幾十年了還能不知道老葉是什么性情。
等飯菜燒好端上桌子時,已經(jīng)是晚上八點了,爺孫倆坐在桌邊開吃,偶爾才說上幾句話,話不多氣氛卻很溫馨。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