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遇之恩當涌泉相報?!币琅f的面無表情,依舊的波瀾不驚,平靜的好像在講述毫不關己的旁人。
出乎意料的回答,凝軒好似隱約明白了幾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言和苦衷,而對于提攜和機會的給予,尤其是這個等級森嚴的社會,如果自己的賣命和犧牲能換取一個機會,一個可能,讓一家能有一個擺脫現(xiàn)狀的盼頭,或許就變得不是那么難以接受。
而給他這樣一個機會的,是封玄振,且從今以后,有可能繼續(xù)給予他這個機會的,是自己。
難以言說,心底的某處柔軟被觸動,家族,責任,身份,地位,以及隨之而來的太多無奈,冥冥中覺得,自己終有一天也會被此束縛,不能自拔。
“坐吧,別總站著跟個鐘似的,你不嫌累我看著還煩呢。”將身邊的矮幾一腳踹過去,示意玄光坐下。
華文帝四十年臘月初七,韓飛出奇制勝一舉全殲西涼運糧軍隊,截獲糧草十萬石,同日夜里,碧潼關火光沖天,燒紅了冰雪紛飛的塞外寒天,城內傳出敲鑼打鼓的救火聲陣陣,城外的凝軒振臂一呼,戰(zhàn)鼓擂擂響徹天地,早就埋伏多日養(yǎng)精蓄銳的士兵應聲如潮水般蜂涌而出,嘶喊著,揮舞著手上的兵器,仿佛地獄的使者,奪命的修羅,利器應聲而下,撕裂了血肉,涂炭了生命,卻為此欣喜狂歡。
因凝軒有意為之的障眼法而蒙蔽了雙眼的西涼將士們面對如此突襲措手不及,加之內憂動蕩,兵敗如山倒,成功接應了突襲入關的封玄振等人不說,更是讓其本就三戰(zhàn)皆敗的士氣低靡至極,龜縮城內不出,凝軒也沒有強攻,適可而止的讓大軍明目張膽的扎營在城外對峙。
次日,一騎狼狽的輕騎單兵入城,恍若一刻炸彈般瞬間引爆死氣沈沈的碧潼關,雪上加霜無意于此,昨夜的突襲打的西涼措手不及,好在城門關的及時沒有造成過大的損失,可清點之后才知道城中的糧草幾乎損失殆盡,僥幸保住的那些根本不夠全城百姓和士兵一頓的口糧,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最遲翌日如夜便可抵達的糧草馳援上,本還謀劃著怎么可以抵擋眼前的大軍而讓糧草安然的運送入城,卻不料一大清早抵城的卻是糧草盡數(shù)被劫、運糧軍隊全軍覆滅的噩耗。
冬日的戰(zhàn)事本就消耗過大糧草吃緊,如此數(shù)量的糧草盡數(shù)丟失讓西涼主將幾乎站立不穩(wěn),下一波糧草的籌集和運達最快也需要十天半個月,讓整個碧潼關上下軍民忍受十天半個月不吃不喝談何容易!軍心動蕩,民心動搖,城池難保。況且即便熬得過這些日子,也無法保證在如此饑餓和疲憊的狀態(tài)下讓下一批糧草萬無一失的抵城。
碧潼關內,一屋子的西涼將領個個面如土灰,西涼主將坐于高位,雙拳緊握,指節(jié)一片青白,隨著堂下一身血污的士兵的回報,臉色愈發(fā)凝重。
“傳令下去,若華軍承諾保我碧潼關一城上下老小城民和士兵的安全,我軍愿意棄城投降,本將甘愿任其處置。”
華文帝四十年臘月初七,平西將軍凝軒率五萬大軍兵不血刃以智勝,不費一兵一卒破邊陲要塞碧潼關,俘虜敵將及一干士兵三萬余人,率兵進城廣施恩惠,深受碧潼關城民的擁護和贊譽。
此一役被寫入華朝史書之上,歌功頌德,令人嘆服,史稱碧潼關大捷,八百里加急捷報傳至帝都,朝野轟動,華文帝親自下旨加官進爵令其班師回朝,一切回朝禮儀以子爵禮儀待之,一時間默默無聞連出聲來歷都不被人在意的凝軒聲名鶴立名噪一時,隨之而來的邊陲逸聞軼事以及關于凝軒的傳說迅速在帝都流傳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