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泊舟眼底含笑,慢慢似乎頓了一下,音色低了不少:“為夫的寶貝歡歡當(dāng)皇后了?!?/p>
言辭似有意味,更低了幾分。
“再也沒人能傷害你了?!?/p>
似乎有短暫的寂靜。
孟歡正對著他齜牙笑,頓了頓。
“什么?”
他想追問,另一頭陳卻的詔書寫好,奏請讓藺泊舟的人捧去六部。
孟歡眨眼,把話咽回了肚子里。
接下來的流程三請二卻,群臣三次請求藺泊舟接受禪位詔書,而藺泊舟回拒前兩次以示謙虛,第三次才答應(yīng)成為新帝,并與群臣商議登基的吉日。
在登基為新帝前這段時間,藺泊舟迅捷地接手大宗事務(wù),將宮里全部換成自己人,同時與朝廷文武重臣聯(lián)絡(luò)——
現(xiàn)在,任何人都盯著藺泊舟上位后的舉動。
大宗是個衰敗的朝廷,貪官污吏橫行,朋黨勾結(jié)尤甚,孟歡也忍不住猜想藺泊舟繼位以后的動作,會不會展開屠殺,用雷霆手段將這群腐敗的臣子清掃一空,重整出嶄新的氣象?
畢竟,原書里,藺泊舟處置朋黨時殺了兩萬多人。
……他不由回想起了藺泊舟在佛堂禮佛那一個月,一般虔誠禮佛的人,要是心地至純至善——
——要么,這個人手染滔天殺孽。
這一切都在提示,藺泊舟治理朝臣的手段嚴(yán)酷至極。
登基大典還未舉行,孟歡和藺泊舟暫時在內(nèi)閣旁的宮殿住下,平日方便理政。
孟歡懷揣的想法和大部分官員不謀而合,因?yàn)檫@幾日,好幾個三品官員不堪壓力在府中上吊自盡,臣子自殺的消息頻頻傳來。
可見,藺泊舟活閻王的名聲不減當(dāng)年。
登基大典當(dāng)日。
莊嚴(yán)肅穆的金鑾殿內(nèi),前廷廣闊,文臣武官分列,大官著紅色官袍,品階低一些的著藍(lán)色官袍,手持牙板,整齊排列。此時烏泱泱跪了一大片,聲音回蕩在宮殿內(nèi)。
“陛下,臣年紀(jì)老邁,力不能勝政事,還請陛下容許臣乞骸骨!”
“陛下,臣近日背后長了個膿包……”
“陛下,臣生了足疾……”
“……”
陸陸續(xù)續(xù)幾十位官員以沉屙養(yǎng)疾為由,請求告老還鄉(xiāng)。
孟歡端坐龍椅旁的座位,垂視這群黑漆漆的烏紗帽,眉頭微蹙,轉(zhuǎn)頭看藺泊舟的反應(yīng)。
一般來說,新帝繼位時都有一批害怕被“清算”的老臣請辭,試圖急流勇退,以免淪為新帝重新分割權(quán)力版圖時的犧牲品。
不過,一上朝,全是請辭的,也怪尷尬。
朝廷群臣對藺泊舟“畏之如虎狼”,這樣的話,君臣關(guān)系緊張,朝廷辦事會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