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中男人旁邊就是一口水井,井邊放著一個木桶,桶里有一半地水,似乎誰汲水汲到一半。
看到水,任逸飛倒是想起了端午的又一個小習(xí)俗,和水井有關(guān)。
端午作為一年之中的‘毒月’,存在很多忌諱。
但是那個習(xí)俗是地方性的而非全國性,他不確定這里有沒有那種說法,也不知道指認錯誤的懲罰,干脆先壓在心里做個備用選項。腳步則一刻不停歇地朝著正房走。
作者有話要說:小游戲之——清代習(xí)俗知多少?
阿飛:……
第172章 小游戲(3)
正房太太居住的地方果然比妾室的屋子大了很多,也豪華很多,炕床上甚至看到了一塊玻璃炕屏。
他走進去時房里早有人了,就是那兩個老玩家。他們一個在臥房,一個在會客廳,都神情嚴肅在翻找東西,誰也沒搭理新進來的任逸飛。
房間里的燈全點亮了,十幾個蠟燭和油燈,照得和白天一樣,就是光源黃了一些。
兩個老玩家翻找東西很快,從他們利索的動作中任逸飛都能品出爭分奪秒這四個字。
“染色翡翠,不是。”刀疤女人拿著一個綠色的鐲子,雙眼像夜間的狼。只是下一秒這雙眼就暗淡下來,她恨恨地將鐲子摔在桌子上,嘴里低咒了一聲,繼續(xù)翻找。
看來一次說錯不會死,但確實也需要付出一點代價。任逸飛一邊想著,一邊走過去拿起被摔成三瓣的鐲子。
綠色圓條鐲,正如刀疤女人所說,染色鐲子,種水也不好,里面是豆青的底子,外面一層染色翠綠皮。
且不是現(xiàn)代的浸酸注膠工藝,而是以前的染色技術(shù)。
染色翡翠……
他拍了一下自己腦門,想起來了。
清末慈禧最愛綠色翡翠,那段時間緬甸那邊就進貢了很多綠色翡翠鐲子和擺件之類的。
這時候的翡翠還不算特別珍貴的玉石,也沒有后世的種水、色之類的講究,慈禧喜歡綠的,那就推崇綠的。
于是當時就有了不少染色的綠鐲子綠首飾。
這一下就把時期搞明白了,這是清末的時候。
刀疤女人奇怪地瞥了一眼任逸飛,復(fù)低頭尋找錯漏。
她之前已經(jīng)找過衣柜和大大小小的箱子,這些箱子都開著,衣服首飾凌亂地堆在地上。
任逸飛一眼掠過去,就看到了某個箱子里的官員禮服和誥命服。
官員禮服在一邊,上面是犀牛補子(清朝官員身上的圖徽),還放著頂戴花翎。頂戴是陽文鏤花金,花翎是五眼花翎(孔雀尾巴毛)。